因1950年国民党胡宗南残部约一个营逃窜至此,为非作歹,后被当地彝族武装悉数歼灭,彝族人民获得解放,故名。

名为大禹街道的乡级行政区域。

清光绪年间,有三个新疆喇嘛来此定居,他们是违反了宗教戒律而逃出来的,这几个人的生活习惯与众不同,特别显眼,因此人们根据他们少而怪的特点,称这个地方为喇嘛甸,故而得名。

“五当”系蒙古语,译为“柳树”,因沟内生长柳树,因街道设立在五当沟村,故得名。

纳西语"奉科"意为在芦苇地边的村子,因此地长有芦苇,故名。原驻奉科村,得名奉科乡,后政府驻地搬迁至奉联村后仍沿用原名。

该地名以所靠山像“凤”为由进行命名,有“凤山”脚下所建之城市之意。

因该地在夜郎国时名为普里,布依族语音为“普利”,语义不可考。

据清咸丰《开县志》记载“文峰塔在县东五里,嘉庆九年(1804年)知县符永培建”,取名文峰塔,有考上科举、直达云霄之意。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时被拆毁,现文峰塔为2014年复建。

相传早年村中有一堡子,且是圆形,故得名圆堡子。后将“圆”简化为“元”。

建场后提倡要大兴仁义。

有以水克火之意,又因村民多数为畲族。故名。

相传,石角墟镇原建在北江河畔大燕河旁,因这里有一多角形的巨石,石角因此得名。因政府驻地位于石角墟,故名。

该镇有一龙潭湖,雅称华湖,位于镇政府原驻地寨内村,故名。

因明洪武九年(1376)四月,吴川县将南部划为三个都,南一都、南二都、南三都,本镇属南三都,后沿用此名,故名。

因东西两山自然形成一道峡谷一道大湾,故名。

据史料记载,该村为战国魏人朱亥故里。朱亥曾业屠宰,后屠者尊亥为仙人,故名仙人庄。

静河乡、湾河乡合并时,从两乡中各取一字,静河意为平静的河湾,湾河为湘江的一段河湾,故名。

因介于吉林市和永吉县之间,故而得名。

341 342 343 344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