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户人家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开荒种地。拓荒人按原籍习惯把居住地叫“营子”,所以取名叫五家营子。
“竹瓦根”意为“众生寺”。
惠济桥为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上的石桥,明嘉靖年间重新修复,因通济渠郑州段又称惠济河而得名。
因辖区内有著名文物宝光塔,故名。
唐初此乃王、李两姓官员的花园,花工皆姓苏。后随人口增多形成窄长的街道,俗称苏家胡同。“胡同”西南有白凌寺,寺内僧人擅武。唐代末,梁王造反,村民为避战祸多移居寺内,受到僧众保护。后为纪念僧人功德,更名李僧固。
政府驻地“永顺场”,镇以场名,寓意永远顺利平安。
安乐镇原名老君堂,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一度驻此养病,更名为安乐村。 因镇政府驻安乐村得名。
希望大园里村和和美美而得名
因位于太湖县城西部偏南,故名。
清末辖区属兴仁乡,乡下设自坪、龙王、孝义、亲睦四个团旗。亲睦团后在东河边上修建街面,1911年开场时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场有一二人才,所谓大也”;下联是“团仅五百烟火,何其盛欤”,取联“大”与“盛”字为场名,故命名为大盛场。
解愁名称解说有二:(1)春秋时,盂县东部为仇猶国,经常骚扰寿阳北境,后晋平公战败狄人于大卤,从此解除仇猶之患,免除战乱之愁。寿阳方言愁、仇同音,故名解愁。(2)明万历以前叫上庄,庄上有个恶霸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人民为之发愁,后群起除霸,解除欺压之愁,得名解愁。
上古时期为邺地,春秋时齐桓公建邺城,至西晋,为避愍帝司马邺讳,以临近漳河而得名为临漳县。因镇政府驻地位于临漳县城,得名临漳镇。
昌图之名源于蒙语“常突额尔克”前二字之音,汉语意思为绿色草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年11月,因旧名含有歧视少数民族的意思,且镇政府驻地于此,故得名新民镇。
“檀溪”原指檀溪村(2007年3月改建为檀溪湖社区居委会);“街道”指乡级行政区域名称。
“官黎坪”意为古时离官府较近而使黎民百姓比较富庶的坪地,为老地名。
清光绪七年(1881),因域内某山产石,可制碾、磨,故名碾子山。
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左各庄村,故命名为左各庄镇。
热门文章
阳东区
宝库乡
隘口镇
温县
九十团
和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