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沾岭山上,其山连绵起伏,万物更新,景色壮观,故名沾尚。
康熙年间创建,取名“余庆墟”。据传明时,钱德高在今怀新的横石村葬有一祖坟叫,后钱氏迁居广西,其子孙繁衍,高官厚禄。清嘉庆年间,其后代闻祖坟被人谋占,即率众多官兵回余庆,要杀方圆十里内参与占坟百姓泄愤。当其到广西水汶时,在广西水汶经商的余庆人得知此事,连夜赶回余庆报信,组织乡人商议对策,最后决定让钱氏家族找不到余庆,将余庆改为怀乡,有“报讯者怀念家乡”之意,故名。
挖色一名,乃挖色平川(坝子)的总称。“挖色”白语“孟胆”或“孟赕”。“孟”白语“麦”,胆(赕)坝。因盛产小麦而得名。《蛮书》称毛郎川,即麦赕的音释,故而得名。
取“新中国发展”之意。
城:指房县的古城;关:指进入房县城内的城门关卡。这里是指关卡外的街道镇:行政建制名称。
因政府驻地西南部一千米处的半山上有两个天然形成的水潭,传说古代有龙,故此得名。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市区北3千米峻极峰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初名嵩阳寺,为佛教寺院。宋景祜二年(1035)重修太室书院时赐名嵩阳书院,因位于嵩山之阳而得名,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因河两岸多是旱地,农民靠水车车水灌溉农田,故名。
清道光十一年(1831),辖内筑有366级石梯路,俗称“百步梯”,因此地处“百步梯”上面,故名为“梯面”。
梧桐:以当地生长茂密的梧桐树命名,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
“木鱼”指一种法器,“镇”指行政区域名称。
清雍正八年(1730)改土归流,清乾隆十八年(1740),城后山建立文庙,称文庙山。1913年改厅为县,文庙改名崇文阁,县城改名崇文镇。1940年鲁甸县长彭元槐据文庙山系城北一屏障,改崇文为文屏,故而得名文屏。
因建在一块很大的麦地上,故名。
高坝店镇历史悠久,系山阳古老集镇之一,明清以开骡马店著称,自古是商贸重镇,因高姓大妈在此开店而得名,人称高妈店,后转音为高坝店。
“高桥”指因高桥河,流经该镇中心区域,将该镇分为南北两部分。“镇”指的是行政级别。
因区内有钟楼得名。钟楼原名鼓楼,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时名高爽楼,因楼上置鼓,改称鼓楼。1928年翻建后,改称钟楼。
《汤阴县志(1738年)》载:“鹤山在县西北45里,传古有双鹤栖于南山峭壁,故曰鹤山。”
清咸丰年间,后期战乱频繁,为避祸乱,原以姓氏命名的李庄群众在村子周围筑起寨墙,以便防卫,故称李寨。
热门文章
阳东区
宝库乡
隘口镇
温县
九十团
和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