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建屯时,从龙山至上南共住有8户人家而得名。1937年修筑铁路后,车站命名为八家子站。以后乡、镇驻地均沿用此名。

“金汇”取自金姓聚族建桥,故名。

相传,战国时从山西洪洞迁来郭氏一家在此开店居住,因村位于三岔路口,道路畅通,故得名“郭道”。乡政府驻此村,故名。

原名永兴场,又名草鞋街,清末取“永远安康”之意更今名。

皇:指皇帝,皇室宫廷;庄:指封建君主、贵族等所占有的成片土地;街道:指行政区划级别,政府处理事务的部门单位或提供服务的地方。

黄金桥:指用黄荆木建造的桥,街道:指乡级行政区划

“湖泗”的含义就是指“湖水常流如泗”。“街道”指市辖区政府或县级市政府的派出机关。

相传唐将薛仁贵曾在此地扎营驻军称为薛村,又因此村向西河川骤窄。就大而言,是通往河东的咽喉,守住西秦的门户,从小来讲,犹如蒲县西陲之大门,是连通蒲隰两县的必经之道,恰如关口一般,故得名。

在人民公社体制逐渐解体,”乡政村治“体制模式确立的历史背景下,该村以回族村民居多,且位于冲田两侧,又因乡镇府驻地于此,故得名。

因政府原驻地名高峰场(又名高边场)而得名。高峰场海拔420米,地势较周边高,清代为集市,故名。

鲁克沁,一词是维吾尔语“京都”的意思。

彝语,意为位置较高的坪地,阳光最早照射的坡坎。

辖境北部有山,山状如明月,称明月山,简称月山。

因辖区内由西至东的主要贯穿道路上海西路命名。

因境内木马寺得名。据传:该寺古时在此修建大佛殿时,木工把架梁锯短了,正气急焦虑,束手无策,突然来了一位老木工,鹤发童颜,悠然潇洒,经实地观察指点,用32担木马做架梁建成,便飘然而去。因此,在民众中流传为“鲁班再现”。遂将此庙取名木马寺。

因位于锦屏山下雷波城,故名。

清朝乾隆初年,在圩地坪(今东街)建有三圣公庙,庙前有一块大草坪,善男信女们常到该庙祭祀神灵,小商贩们也在那块草坪上做些小生意,逐步形成集市,后迁到南边(现址),因地势较平,故名平南圩。

据《吴氏家谱》记载,明天顺年间(1457-1464),吴氏由玉皇庙做生意来此,以开店为生,立村名为吴店,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吴店村东而得名,后因镇政府位于此,故名吴店镇。

314 315 316 317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