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古时此地之北头、灵古、后岗一带山坡曾盛开菊花,漫山遍野,一片金黄,宛如天然大花圃,故称大黄圃,后简称黄圃。

据查,南赛公社有八个村庄都挂着“赛”字,如岭底赛、集上赛、郝家赛等等,该村处于诸赛最南,故名南赛。赛指要塞之地。后据谐音沿化为赛。因乡政府原驻南赛得名南赛乡。

宋朝为进出马边的交通要道,沿马边河且地势平坦,设有众多驿站、住店以提供过往行人的食宿以买卖公平、主客两利之意而得名。

以境内陈家院村(现陈家大庄村)得名。

由蒙古语“他拉戏”“泰来气”音转而来。意为“栽花先生”或“种痘者”,或译“栽种”。也取汉语“亨通吉祥”之意。

因威远江从中央经流而过,故而得名。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此处已有村庄,因近古薛城北门,为孟尝君迎接门客的地方,故名为迎仙村。汉代于村南修桥,名固本桥,俗称官桥。因驻地村庄为官桥四村,取官桥之名。

因县城有紫金山,故名。

奎依巴格,维吾尔语,意为山脚下的果园。

驻水田寨,故名。原名火头寨,后因该寨火灾频繁,为避免火灾,减少民苦,以水克火,改名为水田寨,简称水田。

以驻地观音阁内有太乙真人像得名。

位于新华路。

早年因此地有一清泉得名清水堡,后简称为清水,又因镇政府驻地清水村而得名清水镇。

明嘉靖年间建村,因村内庙台上有棵桦树,遂起名桦树营,后演变为化稍营。因镇政府驻化稍营得名化稍营镇。

因街道办事处驻地名宣慰大田,故名。

因地处广州之东,境内盛产莞草,故名。

地处沿江平原,唐代成陆,有先民来此开发、繁衍生息,因通往江边的方向被踏出一条大道,久而久之,便将道路通衢旁的村落取名为大路。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临近小蓬莱山,故取“蓬莱”之意。

298 299 300 301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