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盛产瓦器之地设立的乡镇。

“穆家营子”在此指代穆家营子村,因最早穆姓人家在此居住,故名。

因统治此地的土司姓名得名,黄琅,取彝语“哈琅”得谐音。

泰宁原名归化。宋元丰八年(1085),邑人状元叶祖洽托右司郎中张汝贤奏请朝廷更改县名,元祐元年(1086),哲宗即位,以为该县习俗淳厚,文风鼎盛,人文、地理类山东曲阜,遂将孔子家乡阙里府号“泰宁”赐为县名。泰宁因位于武夷山脉中段的杉岭支脉东南侧,故又名杉阳。北宋泰宁籍状元叶祖洽在《诏改泰宁县记》中言:“泰宁者,阙里之府号也。泰之为言,贤者以类进,而志通乎上之时也,夫然后宁。”意思是说:泰宁,是孔子故里的府号。朝廷命名的本意是,上下的言路畅通,德才兼备而又勇于进取的人就会以真知灼见向君王进言,只有

“庄行”指庄家行,明洪武年间,南桥之东北庄氏迁入,开设花米行,庄家行形成。后因市场活跃,镇市繁荣,居民稠密,形成集镇名庄行。

“次角林寺”含义为“胜寿寺”。

西柳,原指村西处有座刘公坟,后因八里河两岸长满柳树,故得“西柳”。

原江苏省铜山经济开发区简称“铜山新区”,街道的管辖范围主要为铜山经济开发区,故名。

“环州”系彝语,意为“被封闭的岩洞”,据传该地原有一山洞能供给人们一切炊具,但用后要交还洞内,后因一家贪用未还,此洞从此封闭。政府驻环州街,故名。

傣语地名。“贺”指头,“派”指坝,“贺派”意为坝头,现乡政府驻地为贺派村,故名。

“汪”指此处旧时大姓,“集”指集镇。“街道”指行政区划。

因场镇边有青龙包,取“青龙”二字命名。

抗日战争暴发后,上海光华大学于1938年内迁成都,时称光华大学成都分部,周边地区得名光华村。

清康熙年间,本处住毛姓,称毛家岭。1956年,因山岭上茅草丛生,本地方言“茅”与“毛”谐音,故名茅家岭。

因乡境内有数十处天然硫磺温泉得名。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塘㙍河两岸逐渐形成上、中、下、三圩,合称为塘㙍圩,因圩镇沿塘㙍河两岸而建得名。镇人民政府驻塘㙍圩,故名。

因街道驻地有道路名称文化路,故以文化路取名。

“金盆岭”指一岭西临湘江,东、南、北三面岗峦环抱,形似金盆。明崇祯《长沙府志》载:“金盆岭,山斗峻日岭,县南五里。”清光绪《善化县志》说金盆岭“山势盘曲如盆”,故名。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