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昔为师宗县西部一街场。又传,旧时有移民在此定居,议村名至深夜未决,拂晓雄鸡高鸣,遂名“鸡开口”,后演变为西街口,故名。

因古驿站“丰店铺”且此地距县城十里而得名。

新: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庆:庆贺。新庆,取“庆贺新村成立”之意得名。

明末,范姓先祖在此坡地建村,故名。

取各族人民大联合之义建置联合乡。

因境内曾有“湛家场”和“普子场”两个集市,取两个集市第一个字得名湛普。

因该街道地处东三道街(现更名胜利路),故得名东三街道。

“太源”旧称太阳源,后简称为“太源”;该地名的含义为村庄建在太阳岭的南面,小溪水的北岸,故得“太阳源”之称,今简称为“太源”。

附近有一个大坡坪,当地称“大坡”,大坡坪两侧分为两村,此地位于靠山坡外面一侧,故名“大坡外”。

古称“蔡塘市”,后因有绵延数里大池塘,状如彩带,“蔡”字古潮音读音“彩”,故名。

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即水到了这里由湍急变得平缓,山到了这里由高峻变得低矮。

平都镇,为今安福县人民政府驻地。源于三国吴宝鼎二年(267)设置的安成郡所辖的平都县治,由邑东竹江矮屋迁入今镇境南而命名。

“达龙”意为“朝阳沟”。

建村时因当地枫树多,故名枫林。

因古时南面有一片湖水至今新舫大队还有“湖边村”,由南面往平湖要经过一条岭,平湖古称“龙岭”、“白湖岭”后俗称“平湖街”,后简称“平湖”,故名。

“铁布肯”即“弦码”“乌散”即“水”的意思。

以镇政府驻地相州村得名。

原名“凤田”,后因每当秋季来临之时,稻谷成熟金浪翻滚,改为“黄田”,故名。

2395 2396 2397 2398 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