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时有大将军在这里统兵驻扎,他麾下有一管家机智勇敢,屡立战功,后将军调走,管家接替统兵之职。以传说而得名。

古称东西为“陌”,村处在东西狭长的小平原上,为登封、禹州和新密三地的交通要道,得名平陌。镇政府驻于此,故名。

据村庙残碑和钟鼎铭文载,宋以前此村称大德;古只作“大”不作“太”,“太德”实为“大德”,转读所致,因乡级行政区域驻太德村,故得名太德乡。

“宋洛”指宋洛河,“乡”指行政区域。

乡人民政府驻板蚌村,“板蚌”,壮语:板——村寨,蚌——低凹,即低凹处的村寨。

因辖区范围在张掖火车站附近而得名。

以美好的寓意命名。寓意为“山川之宝,惟德乃兴”之意。

传说古时该地森林丛生,溪流交错,并种有漫山遍野的油茶,故取名为油溪。

该地名来源于明代中叶唐姓人在夫夷河(今塘渡口大桥处)修建了一个渡口划船义渡,时称唐家渡口,后写成塘渡口。

雅安山即今苍坪山。约西晋时,僚人入据雅安,羌人酋长退守此山,仅存五头牦牛作为食物,最终牛尽人亡。后人为纪念羌人以五头牦牛抵御强敌的壮举而将此山命名为“雅安山”。“雅安”二字来自羌语“五头牦牛”的音译,“雅”为“牦牛”、“安”为“五”。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魏太祖迎帝都许。及魏受禅,改许县为许昌。然魏虽都洛,而宫室、武库犹在许昌。”故习称许为魏都。

横琴镇之命名源自大横琴岛、小横琴岛。大、小横琴岛因旧村附近有一地形似一把横放的琴,故名。

朱姓人屯军、垦地和居住的场地。镇系玉屏自治县乡级行政区。

风穴路因直通风穴寺而得名。街道因路得名。

因街道原驻地位于孙家疃社区,故名孙家疃街道。

镇政府驻旧圃社区,故名。“旧圃”的得名,世传乌蒙土司禄氏原住古寨凉山,地峡势弱,畏威宁夷阿底掠劫,踞山不敢下坪,时林密山深,夷户星散,有猎者放弩中麂,纵犬逐至昭坪,麂忽不见,报归禄氏,道及海坝平旷,土沃泉甘。禄氏整领夷兵,以捕猎为名,潜至其境,暗杀种人马湖子,其地遂归禄氏徒居,因此地原属马湖子之圃,后为禄氏占有,其故城基址犹存,故名旧圃。

因屯址处于西三家子东侧,故名。

境内有一道路名为上海路,因上海内迁厂在境域建长征电器基地,故名。后以道路名命政区名。

2385 2386 2387 2388 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