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日勒敖都苏木”系蒙古语,“格日勒”意为“有光的、耀眼的”,“敖都”意为“星星”,合意为“有光的星”,“苏木”是行政区划名,相当于“乡”,故名。

“吾斯塘博依”维吾尔语意为:“水渠边”。

因驻地位于中山东路而得名。

清代中叶建场,取“仁义和睦”之意,故而得名。

“那坡”是壮语Nazmboq音译转写;“那naz”指田,“坡mboq”,指泉。因该地原是一片田,田中常有小股泉水涌出,故名。

“平安归顺”之意。

“杰德秀”意为“口齿流利之地的下方”。

因辖区地处钟鼓楼以北和主干道北大街而得名。

因地理位置而得名。据《读史方舆纪要》:“县居漳上游,千山中地稍平衍,因曰漳平”。

由宽河城演变而来,明洪武二十年,大将军宋国公冯胜率师出喜峰口,于宽河(今瀑河)边筑城,得名宽河城,后演变为宽城至今。因镇政府驻地宽城,故得名宽城镇。

清雍正元年(1723)黄河于十里店决口,淤土成滩,万、白、张三姓始居于此,名叫万白张,后更名万白滩,简称万滩。

“中”此处指方位词,“田”此处指水田,该地名含义是四周小山环绕而居中四周皆水田,清康乾时期,这里人才辈出,因此改名钟贤,1949年改为中田乡。

加依,维吾尔语,意为地方。

相传旧镇原在岷江河东岸,大约200年前,因岷江的一次洪灾而迁往河西,即今太和镇镇址,取名“太和”,寄寓太平和顺之意。

切木尔切克,源于蒙古语克木齐,意为斜坡地,哈萨克语,直译系指胸骨。

因禾洞一词在当地指可种禾苗的田地,故名。

因境内有清代在老鹰嘴山下名叫鹰背粱处设有一集市,名鹰背场,故名。

相传东汉时期有“金马碧鸡”之幻影出现,因山光景色随气象倏忽变幻,似鸡似马,金碧辉煌,故名。

2379 2380 2381 2382 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