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

名称

安顺市

拼音

Ānshùn Shì

类别

地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贵州省

所在区县

安顺市

名称含义

“平安归顺”之意。

名称起源

因水西土司安氏主动归附元朝,设安顺府。“安顺”之名始见于此,有“平安归顺”意。即据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普定卫军民指挥使司”条记载,“元初内附,置普定县,隶普定路。寻改普定府,隶云南行省,领安顺,永宁,镇宁、习安四州”。

名称历史

秦为夜郎国地。汉置夜郎县,属牂柯郡。唐先置琰州,后改为普宁州。唐末为爨氏辖地,隶南诏国。宋属绍庆府。蒙古宪宗七年(1257),置普定万户,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置普定府,属云南行中书省曲靖宣慰司。二十七年,置罗甸宣慰司,改隶湖广行省。大德七年(1303),改为普定路,东北部属八番顺元宣慰司。至正十一年(1351),置安顺州,安顺之名始此。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普定府,隶云南布政司,旋改隶四川布政司,同年又置普定卫。十八年,废普定府,改安顺州直隶云南布政司,普定卫隶四川布政司。二十五年,划安顺州归普定卫。成化中徙安顺州治于普定卫城。万历三十九年(1611),升安顺州为安顺军民府。清康熙十年(1671),裁普定卫。雍正五年(1727),析出北盘江西岸地置南笼府。1913年,废府。1914年,置黔西道,治安顺。1917年,道署迁毕节。1935年,设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安顺。1937年,改为第三行政督察区。1938年,徙专员公署于兴仁。1949年,置安顺专区,辖6县,专署驻安顺。1956年,划紫云、镇宁2县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将原贵定专区之清镇、息烽、修文、开阳等8县及都匀专区的福泉,兴义专区的关岭等6县划入,共辖19县。1957年,贵筑县划归贵阳市。1958年,划息烽县归遵义专区。1963年,划安龙、册亨、贞丰3县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划开阳县归遵义地区。1965年,划兴义、兴仁等5县归兴义专区,同时将息烽、开阳、紫云3县划入。1970年,更名安顺地区,并将六枝特区、郎岱县划归六盘水地区。1996年,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清镇市(县级)划归贵阳市。2000年,撤销安顺地区设立地级安顺市。

安顺市

安顺市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