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西之名的意思以蒲河为界,蒲河的西侧。

宋朝年间,杨延昭军队驻扎遂城,其部下战马众多于此地扎寨,这一带曾用寨篱圈养宋军马匹,故名寨篱。此地有萍河穿村而过,1947年土改时,以萍河为界,河西为西史端,河东为东史端。因镇政府原驻东史端村而得名东史端镇。

据1992年版《齐河县情》记载,明初有潘氏在此经商开店,其门店大,经营种类齐全,被当地乡民所熟知,乡民们习惯称此店为潘家店,后来一些乡民迁居于此,逐渐形成了村,俗称潘家店。民国后逐渐简称潘店。镇政府驻地位于潘店村,因此得名现政区名“潘店镇”。

当地有一山岭,其山脊上有一条蜿蜒行进的马道,早年有许多马队由此经过,故名走马岭。

历史上此地夏季洪灾严重,百姓苦不堪言。清乾隆年间,一才子在得中会元衣锦还乡后,召集家乡百姓拦河改道、挖河修桥、填河造街、扩街兴场,除患兴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为纪念“拦河建场”这一历史壮举,故取拦河二字得名。

明初,杨姓在此建村,由于当时该地杨姓人氏众多,为区分族群,故名杨庄户。

因一户侍姓人家清朝末期从苏州阊门迁此居住,故名。

白石关,原名白岩关,以地势险要的白岩得名。清光绪年间更为现名。

清江原为清草江,青草和江的意思。

原名刘家畈、叶店。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冯元英从湖北黄岗迁此,易今名。

新田街建在一块新开垦的田上,故名。

寓意前途光明。

大山铺,始于明末清初。原为接待官员小憩和 公文传递的驿站。境内有座山,山不高但遍布青杠树,俗称青 杠山,归属戴姓。 因系南来北往必经之地,遂店铺增多,人烟 渐稠,故称戴山铺。后陈姓兴起,与戴争地,经官府协调,属大家共有,故改名大山铺。

清代取汉语地名为栗林,以其地栗木多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两林,后沿用两林至今为两林乡。

明永乐二年,庄氏祖迁此,因构筑寨墙而名庄寨。

因其境内有3个相邻的山包,且该地为土家族少数民族聚居区,故名。

藏语音译,其含义为下滩。

原长安县耿镇、新筑部分村庄合并而成的乡镇。

2356 2357 2358 2359 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