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古时候这里地势似卧龙,有人在此定居,取名卧龙庄。明初该村有位姓谢的在朝为官,为显示其权贵,便把卧龙庄改名为谢家庄,后谢姓消失,人们便把谢家庄改称谢庄。清光绪《赵州志》载为“谢庄”,沿用至今。因镇政府驻谢庄得名。

政府驻地五里甸子村的镇。

取“帝者大施,民者小施,布施于民”之意,再者龙为吉祥,故名龙布。

“极乐”由吉哇寺名称逐渐演变而来。

因盐都区行政机关迁移至潘黄街道后新建的街道而得名新都。

南杜,原为南渡,指原村被大水冲淹,居民向东南迁移,命名为“南渡村”,后雅化为南杜村。因办事处驻地位于南杜村,取名南杜街道。

以城西南“巴拜泉子”(俗称大泡子)得名。巴拜泉,又称八百泉、百花泉,蒙古语称“巴拜布拉克”。“巴拜”为“宝贝”“贵重”之意,“布拉克”为“泉水”之意。合称为“宝贵的泉水”。

西汉高帝四年(前203)始置吴房县,并于吴房东部置灈阳县。因位灈水之阳得名灈阳。

为兵团农牧团场统编番号。团部驻地:蔡家湖,清朝光绪年间有蔡姓人家到此定居而得名。

据《元和郡县志》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

"日星”意为“山田”。

文安含义有二说:一说以潭名,《日下旧闻考》:“文安,潭名。潭在县北一十五里。”《郡县释名》称,文安县“以文安潭得名”援用潭名为县名。另一说,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意得名。

腾格里额里斯镇,“腾格里额里斯”系蒙古语,意为“天沙”,因该苏木地处腾格里沙漠内,故得名。

明正德年间(1506-1521),李氏从巨野县迁来建村,因附近有一花椒园,起村名为椒园,后演变为焦园。因原乡政府驻地在焦园村而取名焦园乡,后来迁徙张营村。

因场镇南有凤凰洞,北有凤头山得名。

“茗山”为境内大茗山、小茗山名称。

因地处西南航空港而得名。

“曲洛”意为“河的南边”。

2320 2321 2322 2323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