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一〇三团

拼音

103 Tuán

类别

乡级行政区

所在省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所在区县

第六师五家渠市

名称含义

为兵团农牧团场统编番号。团部驻地:蔡家湖,清朝光绪年间有蔡姓人家到此定居而得名。

名称起源

为兵团农牧团场统编番号。

名称历史

1940年初,遵照北方局黎城会议,一二九师增编六个旅。冀南第一军分区和第五军分区基干部队组建成二十五团,隶属八路军一二九师新九旅,史称老二十五团,进入太行山区反扫荡。后又在河北武安县、涉县等地招收2000多名基干民兵入伍,组成新二十五团,隶属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四旅。1944年2月在延安甘泉县,二十五团编入新四旅。1946年5月,二十五团建制撤销,分别并入十六团和七七一团。1947年2月,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新四旅第三团。1949年1月,新四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兵团步兵第六军十七师,新三团随之改编为步兵十七师五十一团。1953年1月22日,六军步兵十七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第六师,是年6月15日,五十一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六师第十六团,7月1日启用番号。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十六团随农六师编属兵团领导,改称为农六师十六团农场。1960年1月14日奉农六师命令,扩编为十六团总场。1961年9月20日,西戈壁农场并入,编为五分场。1969年7月,兵团下达更改农牧团场番号命令,9月1日改称农六师一〇三团。1975年4月,兵团体制撤销,一〇三团隶属昌吉回族自治州农垦局管辖。1982年4月1日,兵团恢复,复归农六师领导,番号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六师一〇三团。2012年12月,番号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〇三团,至今。2012年7月设立梧桐镇,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