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东河得名。

原名于家屯,后生活富裕谐音得今名。

据陕西省志记载,渭水东经临潼县城北十五里(7900米),县西之潼河、县东之临河环流入之,故取名临潼。

因辖境位于坡头沙(东海十六沙之一)南部,故名。

因境内有石条,长数丈,横亘河中,未经斧凿,天然成桥,得名。

湖头镇,四面环山,中间开阔,状如大湖之间小盆地,由宋代理学家朱熹命名。

据《永乐大典·泸州志》载:“古之有溪(按古称纳水,今永宁河)上控永宁界守,下往泸江(按即长江)。昔诸葛武侯平定云南,蛮夷纳贡而出此溪,因名纳溪,又曰云溪。”清代《四川通志》载:“纳溪县,按纳水源自阿永蕃部,迳县西门,名或以此”。又据《四川省图集》载:“因永宁河汇纳叙永以下诸水于此注入长江而得名”。

因其辖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阳楼,故而得名。

因镇政府驻地在党集而得名。西周地属郜国。明清时期称党家集,地属双垌社。

因乡政府驻地村后山形似犁头,名“犁头嘴”,乡以政府驻地村名命名。

以辖区内主干道前进街名称而命名。

因原乡域南部将台洼村西高地曾有公元四世纪前燕慕容氏所筑拜将台遗址,故名。

为纪念在解放战争“四保临江” 第 三次战役小荒沟 战斗中,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师师长杜光华将军,在前沿571高地即“柞树岭” 指挥作战中,不幸壮烈牺牲。为缅怀革命先烈,1948年1月经通化县政府批准,用烈士的名字将八区改为光华区,故而得名。

黄渠桥是惠农渠上一座大桥,原名通沟桥,又名“通润桥”。因惠农渠是清代朝廷兴建的,故群众称“皇渠”,后传讹为“黄渠”。通润桥是银川至石嘴山必经的一座大桥,得名为黄渠桥。

“和什托洛盖”蒙古语,意为“双包山”。

“理塘”,藏语“勒通”,意为“铜镜平坝”。以境内古时盛产铜而得名。

取英内、二十七都首尾各一字,故名英都。

取人民群众走向光明之意。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