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西区的建设由国家兴建重点大厂开始,当时党中央派来的建设大军举家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因此涧西很多路名大部分是取自全国各省市的名字,湖北路由此而命名。

“查巴”意为“岩石”。

镇南3.5千米处有一棵高8米、树干直径1.1米的古榆树,距离很远即能望见,故而得名。

因境内地片名征村而得名。该地处于武河北岸田塅中,原荆村、又名正村。相传元初漫江义勇将军莫以忠在征服此村番帮,为纪念莫将军功勋,遂改为征村。

因境内有嘉荫河而得名。“嘉荫”系满语“扎伊”之转音,即“桦皮船”之意。

歌乐山来源说法不一,现已无法考证。一传大禹治水功成,“召众宾歌乐于此山”,得名歌乐山。二说《巴县志》载:“其上松杉翳日,清风倏来,则万籁齐鸣,胜似鼓吹”,因此得名歌乐山。三讲从前山上杂草丛生,满布葛麻、松罗,樵夫称之“葛罗山”;四闻明代山上修建云顶寺时,发现山顶崖壁有巨石两块,形如天生的“锅”“锣”,故又称此山为“锅锣山”,后因云顶寺的翘角下,悬挂有十二个精巧铜铃,山风吹拂,音响十分悦耳,人们常成群结队来次聆听,并即兴唱歌奏乐,故将“锅锣山”改成“歌乐山”。

下塘,即原下坛公社和原石塘公社。1964年两公社合并各取一字,故名下塘。

为登千秋关云梯的起点,取“云霞上天梯”之意,得名仙霞。

原名花纳,后因民间传说的少女阿花与男青年阿贡二人生离死别的故事流传,民间俗传成“花贡”。

因位于拉萨城市中心,为政府驻地而得名。

“冶金”指城市道路名称“冶金大道”;“街道”为乡级行政区域。

传汉代桂阳人苏耽,常年在此采药为民治病,后站石飞天成仙,为纪念得名“苏仙石”。

相传,古时已有人在此定居,汉代始逢集市,以商贾能平安交易得名。

因管辖区域包括古城内而得名。

新阳:新的太阳,比喻能给人新生和希望的意思。

因区域内规划建设有柳湖,故名。

镇政府驻盘石店村,依村得名。

1936年有琴江镇公所,琴江镇名初始于此。又因紧靠琴江,琴江河纵贯全境,是母亲河,名字沿用至今。

2246 2247 2248 2249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