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处南江河与雷洞河汇流之处之意。

驻地墨翰社区,故名。原称墨石驿,清顺治年间,为滇东北通往四川省筠连、宜宾等地的驿站。在望场坳有一深沟,岩石乌黑如墨,故名墨石驿,后来更名雅化为墨翰。

因境内滩三坝有一元钱的酒而得名。

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行政区划。

此地物产丰富,取其“富有、风调雨顺”之意,表示了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藏语,意为格萨尔王麾下大臣之子的宝刀。此处意指境内俄支寺。

因镇政府驻地思劳圩,故名。

兴隆指兴隆坳,因境内兴隆坳地名而得名。

因驻地山石多,土壤多为火石土,故名火石岗,建镇得名火石镇。

相传明朝末年一书生赴京赶考,路过此地,山石上突然开出一朵金花,书生大喜,想此行必有希望,后果然考中。为纪念此地,该书生将此地取名“花山”。故名。

因山圩镇东北面有一座海拔40.5米的狮子岭,雄视平原。明清有外委把总驻守,另外“新圩汛”“水师山口汛”均有驻军。且是广东省进入廉州府城的第一个出入口,故名。

取《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之寓意,故名致和。

因本乡境内有蛟流河流经此地,故而得名。

“城隍”指城隍港,“镇”指行政区域名称。

新明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区域。

“大理”一词最早见于南诏国第十一世王蒙世隆的国号“大礼国”。《新唐书•南诏传》载:“酋龙(世隆)立,遂僭称皇帝,自号大礼国。”旨在效法中原,奉行礼制。“礼”与“理”谐音,“理”本义为治玉,引申为整治、治平。故“大理”含有“大治大理,富国兴邦”的意思。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推翻大义宁国政权,建大理国。至此,“大理”便以国名在史籍中出现,并一直沿袭成为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专有名词,故而得名。

以辖区内风景名胜百花洲命名。

“固增”系藏语音译,意为岩边的神山。

2177 2178 2179 2180 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