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旧名黑山,相传南朝陈代时期(557~589),当地老百姓为纪念在黑山一带剿匪阵亡的六位将军,建立“六神庙”,人们祭祀时有求必应,非常灵验,后人便将“黑山”改名为“灵山”而得名。

原名司母补约(姓氏),意为补约家族的住地。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滕县令赵邦清在白水河(今界河)南岸(今南界河北首)立碑一统,名界碑,以此为滕邹之界。至此白水河改称界河。因镇政府驻地位于“界河村”而得名。

作为村落始于汉,唐代中期称天长镇,唐末设天长军,成为著名的军城。天长二字,意为与天地同生同存。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程庄村故名。

规模很小的土城之意。

因驻地位于冕山得名。冕山因山形如冠冕而名。又名铜桥驿。

因境内有长达800多年历史的福田村,故名。“福田”一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宋代所题“湖山拥福,田地生辉”语句;另一种说法是源于南宋光宗皇帝赵淳绍熙三年(1192),史书记载,上沙村始祖黄金堂的四子黄西孙为到松子岭南麓建村,开荒造田,块块成格,故名为“隔田”“幅田”,后人取谐音为“福田”,意即“得福于田”。

“色务”意为“灰色牦牛”。当地方言。

相传昔江边康王庙旁,有一丘年纳五斗粮赋税的稻田,明末吏、兵部尚书郭维经,使之免交作为庙产得名五斗江,政府驻地在五斗江村,故名。

“乌敦套海”系蒙古语,汉译为“柳树湾子”。

“伊日”意为“沸水谷口”。

因花溪区属老贵筑县辖地,历经多次变革和行政区划调整,为传承历史,保护地名文化沿用贵筑名称命名贵筑街道。

鸦儿崖村的老者,从大同县上泉买回两根旗杆,顶端形状像斗,买杆时斗里住着一窝鸦,将杆买回竖在庙院后,那窝鸦又飞来住下了。从此,人们就将村名称“鸦儿来”,因此村地处崖下,后人以谐音和地形得名鸦儿崖。

因位于凯江(古名中江)畔,得名。

因历史得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因安州刺史宁猛力有心归顺朝廷,改安州为钦州,取“钦顺”之意。另一说因钦江得名。

相传境内曾有一株自生弯曲古柳树,横跨溪上,形成天然木桥,供行人过往而得名。

以周墩、宁德两地首字定名周宁县,为四周安宁之意。

2095 2096 2097 2098 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