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镇内现今十字街口原为土墩,蒲草丛生,行人至此,皆绕道而行,岁长月久,岐路交错,故称蒲岐。

官渡古称“蜗洞”,历史上滇池水面较高,池中舟楫往来,运载客货,常泊于此,成为渡口,且为官家即士大夫游览系船、宴饮之渡头,故名“官渡”。

西汉高祖6年,刘邦封雍齿为什邡肃侯,其在任9年,汉惠帝3年(前192)去世,什邡人把什邡城叫做“雍城”。

因辖区有小纬北路,由于街巷的名称而得名。

寓意古乡茶产繁荣发展,更上新新阶的美好愿景此路命名为振兴路

因境内两山对峙呈门状,故名。

“螺”指螺蛳,一种包有锥形外壳的软体动物;“山”指山脉;“螺山”指一状如青螺的山脉;“镇”指行政区划单位。

“龙泉”指象山四泉之一的龙泉。“街道”指城市基层行政单位。

北麂岛形如麂,又在南麂之北,故名北麂。

因镇区内有古银杏树(又名白果树)而得名,后取同音字“柏”代替“白”,“柏果”地名由此而来。

宋代以前,大八于有西堑庄之称。后因宋八大王赵德芳葬于村北,派尉守卫,改名大八尉,后因“尉”和“于”同音,故演变为大八于。因乡政府原驻大八于而得名八于乡。

驻地大东坝村,村北有大东坝。原为大埬坝,后演为大东坝。民国版《松阳县志》卷一称大东坝。

“永曲”意为“发现绿松石之地”。

因老城西街有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钟鼓楼而得名。

林川,指境内林溪(原名三十一溪)。

因其为乡政府驻地,且以境内自然村陶小店命名,陶姓村民开设有小店,回族人比重较大,故得名。

城南:是城区的南面。

鄂伦春语,一说因居住这里的鄂伦春族酋长名字“车陆”为音译而来;另一说,原为“车勒山”音转为“车陆”。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