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范围全部位于老城区,古老的龙河穿境而过,涵育着城市发展文明,以“龙河”命名,意在延续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横梁”得名于境内横梁甸。相传清道光年间,山东孟氏于此开茶馆名孟家店,因该店山墙开门,房梁横对大路,易名横梁店。后讹化为横梁甸。
金天会七年(1129)割临邑、章丘二县地置济阳县时,一直为县城所在地,后改街道。
旧时为三泊县县治所在地,且有较大街面,故名。
因境内沅江东岸渡口曾茅草丛生而得名。
明代, 洪山庙村人孙某在明、清两朝为官,本人清正廉洁、秉公办事,因而得罪权贵,受迫害致死,身首异处,抛尸荒野。后来得到平反昭雪,受皇封,谥号“洪山公”。后人为纪念他,立庙追思,该庙即洪山庙。
因丰南大部分地区历来属丰润县,又在丰润县南部,故名丰南,后更名为胥各庄镇。
位于四方台中心位置,且希望经济兴盛,故名。
小董圩含义有两说:一传明弘治十四年(1501),有位董姓老孀妇在此摆卖糖水,供来往客商歇脚,故名;二传明万历十九年(1591),董茂兰、董茂熙兄弟倡议建圩,知州董廷钦赐名“小董”,故名。
因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七岁神童先汪“举于朝,蒙诏试,授神童,伴读宫中十四年,赐进士,授合江令”,先市由此而得名。
潮,意乌江河水汹涌流淌;砥,意巨石有田秋柬题“黔中砥柱”,以砥易底,音同义优。
蟠龙,指蟠龙山村;镇;乡级行政区域。
驻物茂新村,故名。
地势平坦而得名。
传说文昌在场镇一石穴修行,穴名“紫府飞霞”,石门有对联“黎民归雅化,文教负昌明”,取“黎雅”二字得名。
有两种说法:一是唐僧云游讲经,搬经书到高地避洪,后来高地就定名搬经。二是原名潘泾,此二字乃水、河流之意,后改为搬经,其意为搬来儒家的经书,让更多的人知书达理。
因此地原名黄家河塌,故名。
因古时当地是通往奉节、云阳、开县的人行古道,故名。
热门文章
涨渡湖街道
儒林街道
高安市
城北镇
花园路街道
高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