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碑文及梁氏家谱记载:隋末建村,因梁姓聚居,以姓氏得名梁庄,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梁庄”。

因境内有金代置太平镇,天平取天下太平之意,故名。

查干花是蒙语,汉意为“白色的坨子”。

清风店是一个较大村镇,历史上称为清风镇。此地为南北交通要道,因距城三十里,设有驿站,建有客店,名目:清风店,建村时故以店命名。因政府驻地在清风店村,故命名为清风店镇。

太康路西端为洛阳市体育中心,即人们强身健体之处,取太康路之名寓意“国家太平,人民安康”。太康东路为太康路东延线,故称。

“琐作”意为“边上的湖泊”。

千峰南北、路命名源自区境西部山区最高峰石千峰。

新阳这一称谓从解放初期境内原有新村乡和三阳乡各取一字而得,故得名。

据传,因陈姓人家葬有假坟而得名陈家场,后因场区驻军扎营而更名陈家营,1929年,县政府为调解陈姓与他人纠纷,以“成佳”谐“陈家”之音,故名成佳。

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南孟村而得名。元代初,该地人烟稀少,有一片平章王墓地,看坟人家在此地居住,后人口增多,建村为南孟里。明,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一些人居住此地,改名为南孟。

驻地原是一个芦苇湖环绕的自然村,自1954年团场成立以来,几代军垦战士发扬“南泥湾”精神,继承人民解放军光荣传统,与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精诚团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了人进沙退,戈壁变绿洲、荒原变城镇的历史功绩,由此而得名。

清末已有街区,中东铁路建设一面坡站,原居民多搬迁到新站址。

因此地为繁华太平,遂约定俗成称太平圩,故名。

“五堰街道”指此处位于第五道堰。

唐朝时为皇家监牧地,属楼烦监。专门从事养牛,负责向朝廷进贡耕牛,遂取名“进牛”。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渐渐失去监牧作用,“进牛”用作名称有失文雅,改为静游。

取光辉照耀之意。

很久以前,仅有夏姓两家小饭店,店前临南北大道。往来行人多在店休息或住宿。后商店不断增加,生意逐渐兴隆,至元至正元年(1341),夏姓有人在京做了官,时人俱称夏长官,威名四扬,因此处有市无名,遂命名长官店。

李家寨村古称金家店,后因唐太宗李世民赐姓而得名。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