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名杜家寨,后有人在东门外设有客栈,周围形成繁荣热闹的店铺街,改称闹店。

因取自“宜城独秀”之意,故名。

明初,此地村庄因西嶂石岩峰而得名嶂石岩。

以辖区内主要道路市府东路命名,故得名。

镇政府驻瓦窑村,故名。最早有人在此建窑烧瓦,后有人家迁来居住形成村落,得名瓦窑。

明代形成集市。因西南侧有芦溪注入恩江,形成 “丁”字形得名。因镇政府位于此,故名丁江镇。

罗氏人家居住地。以姓氏名称得名的乡级政区专名。

接文镇,原指接送文书的驿站,是由县管辖的基层行政单位。

因平陆为山区县,平陆意为平展的土地,人们以为祥瑞遂改名为平陆。

境內山地多,稻田少,稻田显得极为宝贵。

分别取境内郑墩、湖源两地首字得名。

由原新华街道的部分村居和原雅瑶镇组合而成,从“新华”“雅瑶”中各取一字,故名。

景罕,傣语,“景”意为鼎,“罕”意为金子,因金鼎之足闪闪发光,故而得名景罕。因镇政府驻地在景罕村,故得名景罕镇。

唐代就有此村,村东是向下延伸的下斜坡,长达八里,形成一高岸,此村居于斜坡高安之上,故得名“上岸”。后来乡人为使人平安,取谐音改称上安。因镇政府驻地上安,故得名上安镇。

以取国营锦华、锦山两个机械厂名的尾字“华”和“山”得名。

赵堌堆是梁山县建村最早的村庄,始建于唐朝末年(907),原名杨道沟(传闻杨雄杀妻的地方)。后黄河决口,水流于村东北冲击成一个大堌堆,赵氏迁入后,更名为赵堌堆。

“高”指高地,“陵”指墓地,“镇”指乡级行政区划。

大庆东路横贯街道辖区,故得名。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