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处马庄村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陵”字是“升、登”之意,有超越、逾越之感,故将陵县命名为“陵城区”。

三岔口乡,平绥铁路修建前,当地人曾叫“到头营子”。1921年平绥铁路(现在的京包铁路)修建之时,筑路工人根据村周围有三条沟,沟口均对着该村的地形特征,改称为三岔口。故得名。

党坝,系藏语音译,藏语含义为“坚实的证人”。寓意不能背叛。

早年间,有一葛姓和兰姓居民捐款修建了一座桥,为弘扬其功德而命名为葛兰桥。行政区划中以葛兰为名,设置葛兰镇。

“仙岩”,表示境内有仙岩山,相传有位道人在此巨岩上炼丹,得道成仙,故称升仙岩,后简称仙岩山。

曲江作为丁寨乡的两条主线河之一,是丁寨乡境内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经川洞汇入唐崖河,昔日有“曲江昔日最堪游,夹岸青青柳色柔。行过柳桥犹停立,风情端不让扬州”的美誉,河流两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丁寨人的母亲河。

阿拉套,哈萨克语,意为杂色(花色)。

因杏儿沟杏树非常多,故而用汉语叫法,得名“杏儿乡”;后因藏族人口较多,改称“杏儿藏族乡”,故得名杏儿藏族乡。

据传,西汉皇帝刘邦在位时,谋士肖何、张良视察幽、冀二州,经此一歇,故得名肖张。

古属孝妇乡,赵冯北里,《夏县志》称为大里村,因该村位于中条山前约1.5千米的地方,人们走路时觉得里较大,故名大里村,又因隔沟分为两个村,又称南大里,北大里。

因地处土崖河与浑江的交汇处,故而得名。

传明崇祯年间成镇,镇后山有两石形状似狼,且地势平坦,故名二狼坪。清末曾改称长尾巴坪,1949年后称今名。

九,是指数字。堡,是指有城墙的村镇,意为九堡。

高坪原名嘎堵,彝语译音地名,意为“地势高而平”。1941年金沙立县属化觉乡辖,乡长余仲芳将嘎堵此地是高原上的大坪子更名为“高平”,后称高坪,冠用至今。

由原五湘庙中五位圣人身穿红衣(官衣)而得名。

因地处永定路两侧,故名。

清末民初,因地处张广才岭、老爷岭森林峡口处,故有“森林之口”之称,并形成林子口小屯。1934年修筑图佳铁路于此设火车站,取名“林口站”,始有“林口”之称。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