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意“渴望安居乐业”,故名保安。

明设屯堡,陆姓居此,故名。

因位于桦甸县郊区而得名桦郊乡。

旧名八家子,隶属昌图府,1877年设县,因此地地处柳条沟之外,市盗寇出没之地,统治者为教化顽民,希望他们怀之以仁德,故名怀德。1947年解放战争怀德战役发生于此,故得此名。

取新城核心位置标志性公园荔湖公园命名。

因其附近山谷中有一断崖,形似人耳,由此得名,峪耳崖镇。以地貌特征得名。

因辖区古为滨海洪泛区,韩江泥沙冲积而成浮陆之地,故名浮洋。

东汉时期名小陶、小窑,又名合流口。唐代为合流镇。宋代复称小窑,为清水县治所,是连接沙河上下游的重要商埠,与漯河、周口、界首并称沙河"四大码头",曾在此做官的知县王镇寰有感于舟楫云集,商业繁荣的景象,曾留下“百业俱兴数小窑,官顺民安世称道,天时地利遂人愿,任职四载乐逍遥”的诗句,因小窑与逍遥谐音,故名。

政区所在地北倚“大黑山”,山上隐约可见古栈道一处,悬崖中有洞一处,洞内风声习习,似有兵戈交接之声,洞内存放石棺三个,传说是樊梨花誓师之棺,由此取名为梨花镇。

明代以前因地势低洼,常受洪水威胁,无人居住。明洪武元年(1368)筑堤御洪,因地处西江南面,与肇庆市隔江相望,一桥相连,称南岸围,故名南岸。

文峰塔原名文明寺塔。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为振兴许昌文风而建,意在弘扬优秀历史文化。街道因此得名。

因清康熙时清南王耿继茂、耿精忠在此地豢养印度象而得名。

因村民多为汝姓,故名汝集。

因乡政府驻地核桃树村紧靠象鼻山,由东往西远眺,象鼻山山梁直下核桃树村下方一块坪地,呈象鼻抱图书之势,故而得名。

石炭即为煤之意,因盛产太西煤而得名。

取张姓居住户住在大理河的石砭上之意。

林南仓,相传明永乐二年(1404),边、周两姓建庄。因此地位于后湖古偏林之南,官府又于此地建储粮仓,称为林南仓。

湖滨路因临平西湖而得名。街道因路得名。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