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政府驻地为集镇堰桥,故名。

以附近有9个连片山垭口得名。

太湖港山地段,是由太湖港水库大坝以上的龙山泄洪渠和罗家大桥港及三条支渠组成段,故名太湖港。

因境内有汉代所筑古城遗址而得名。

以姓氏得名,后演化为王民。

桥南:指麦积城区渭河大桥以南的区域。

1929年,移县治于洪水城,省民政厅根据中山学说惯用语及撷取古语“乐于观成”之意,拟出“民治”、“乐成”两名,省政府各取首字定县名为“民乐”,寓人民安居乐业之意。

因乡政府驻地卡哈洛得名。卡哈洛彝语,意为长满泡桐树的地方。

村位古官路旁,有客店。据《续耀州志》卷一载,相传,唐、宋时皇帝往香山寺降香,常驻跸安王村,因扈从官员多留宿该庄,村故名官庄,后谐音关庄。

“剑邑”是丰城的别名,“剑南”意即在丰城也就是“剑邑”的南边。

旧名为西茶坊,后发展为小集镇,改名西坊城。明正德《大同府志》卷2《土堡》载:浑源州有西坊城堡,这是西坊城最早的文字记载。清乾隆《大同府志》卷2《疆域》:浑源州治西四十里有西坊城村。

罗星,因古迹罗星塔而得名;街道,乡级区划。

因境内有有王岗坪景区而得名。

天岳指天岳书院,街道为街道办事处。

扎音河流经全境。

明永乐四年(1406年),泗城土官改江外甲为世亨,剥弼、罗烦、龙渣四甲和岜皓半甲,统称为江外世亨。而世亨的来历则是因原县城所在地的册阳地形而得名。册阳古地名为郎卧,后又名“西堰”,“西堰”一词为布依语音译,“西”是布依语“西帽岭”的简称,汉语意为高山上的平地,汉语叫帽盒山,即今者楼镇下汾的对面山坡。“堰”是布依语“泓堰”的简称,汉语叫绿荫塘。“西堰”是布依语“西帽岭”和“泓堰”的最后一个字。而“西堰”与“世亨”谐音,故汉语将“西堰”译音为“世亨”。清康熙五年(1666),设立西隆州编为十二甲,以

在盛唐时期,僧楼的寺庙林立,楼阁高耸,僧侣万千,最著名的后土庙的“丰米楼”,宝胜寺的“藏经楼”、“钟楼”,“四通塔楼”等七座楼。据稷山青龙寺碑载,僧楼镇唐时僧侣达3000之众,故誉名“僧楼”。

东坝镇,原名梧桐坝,是王子六坝中的东三坝之一,故名东坝。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