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乡镇府驻地鹤子圩得名,2001年设镇。

以驻地村的辽代的建筑物小塔命名的乡。

凤凰山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故称宝山。山脚下有条主干道得名宝山大道。 街道位于宝山大道东段,故名。

依古习,在城曰“坊”,近城曰“厢”,故名。

旧称西川,三条溪流由东而西穿村而过,因水得名;又因村西1.5公里处是古时驿站,又称“铺递所”,西递之名由此而来。且其为镇政府驻地,故名西递镇。

相传商纣王时,朝中大将途径此处留宿,为纪念此事建祠一座。明万历年间,史维父子将祠扩建为庙观,因座落在东峪尽头,故称”东峪观“,后取东岳泰山之意定名“东岳观”。

因办公地点位于农林路,故名农林路街道。

“铜普”系藏语,意为“高峻山”, 因地处铜普山脚下而得名。

以山得名。阳朔,含义有两说。一说因县北有羊角山,取谐音得名。一说因海阳山(今海洋山)居县北,北为朔,故名。

兴丰镇:兴丰原名曳湾,据传清时发生黄土滑坡,遂迁至新地,取义兴旺丰收,命名兴丰。

因村中有塘,泉水清澈,故得名“清水”。清水乡因驻地清水村而得名。

境内有一口用青石砌成的千年古井,故名。

相传有人曾在庵旁一对金竹处开设店铺,因“金”“荆”近音,故而得名荆竹铺。

因古时此村南边是姓英,北边是姓窦,中间一条坑命名英窦坑。解放后为了书写方便改称英山。故名。

“朱口”指山体维红色的石崖。寓意福星高照。

明有村落名大成,因有文武圣庙而得名。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以修建的城堡外建有小城,相对而称作大城,后又取同音字雅化为“大程”。因镇政府原驻地大程村而得名大程镇。

新街:昔日吴山庙街没于水居民举街迁移现今所在的新建街区;镇为乡级行政区。

以驻地(横河村)得名。因溪源河横穿过境故名。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