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塬上,一马平川,故名。

以境内山脉陶岭命名。

明朝洪武年间,有鲁氏三兄弟在境内荡中垛上开荒种地,繁衍后代,形成村落,故名。

该山原名八宝山,风景幽美,据说唐朝的地方官员把此山画下来送给皇上,皇上看后说山再好也是假的,故称假山,后来逐渐转化成甲山。因辖区处在甲山脚下得名甲山镇。

“华山”此处指代“东华山”。该地名的含义东华山在其境内。

“百龙滩”指红水河河滩。

因乡政府曾驻中连川村而得名,又因为是乡级行政区域,故而命名中连川乡。

思口镇是指用于管理下辖各群众自治组织的最基层的行政区划。政府驻地思口村。因村处思溪水与古坦水的汇合口,故名思口。

在1928年仍称其地为刘顺(见《福禄善庆》今存县文化馆),之后演变为流顺。

因镇驻地在二八村,故称二八镇

因地势较低,四周环山,古时潮涨水落,一片漪涟,其形似井,故名。

勐来,傣语地名。勐:坝子;来:小,意为小坝子。因乡政府驻地勐来坝,故而得名。

“隆木”初始为“龙穆”,指龙氏穆公在此开基繁衍,在附近小溪上建有一座桥,取名龙江桥,龙姓后人为纪念先祖改名龙穆桥。后龙姓迁出,外人迁入,遂改名“隆穆”,简化为“隆木”,村名因此而来。乡政府驻地为隆木村的乡级行政区,因此取名隆木乡。

据碑文记载,唐朝魏博节度天雄军司马宗庠,字得元,其夫人郭氏死于此地,故名“宗固村”,因其乐善好施,后更名为“善乐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善乐营是个农村集镇,故更名为“营镇”,因所居回族较多故名营镇回族乡。

清泉镇因县城西有清泉河得名清泉镇。

据曹镳《淮城信今录》载,吴楚七国反汉,吴王刘濞曾驻兵于此,设屯粮处所名“安丰”,取平安、丰收之意,后设镇时以此为名。后因与兴化市安丰镇、东台市安丰镇重名,且位置相对偏西,改称为西安丰镇。

因为境内有大章寺,故名。

碱泉,指辖区主要道路名称。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