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7年,孔子一车二马游历齐国,讲学于齐都临淄。返回鲁国途中被狄水挡住去路。心中苦闷无奈吟唱起《狄水之操》“噫!滔滔皆是,欲济无梁。吾道终穷,良可浩叹!狄之水兮风扬波,舟楫皆无兮谁相济?归来兮,胡为斯”。众弟子见师孔子愁苦,便寻一河窄处,驾车过河。不料马车陷于泥水之中,马脱套形成马车之桥。众弟子搀扶孔子踏马车过河后,本地居民纷纷前来帮助将马车拽到彼岸。 大家知道是孔子后,遂拜请孔子赐一地名,孔子便以刚才马车为桥的景况说:“叫马车桥吧。”从此,马车桥名扬千古。因镇政府驻地在此,故名马桥镇。

豳,古地名,在陕西省彬州市一带,历代在这一地域设置豳州。沿用古地名,故得名。

“和日”系“霍尔”的异写,“霍尔”是古羌人、吐蕃人对吐谷浑的称呼,与汉语“胡儿”音近。一说为藏族部落名称。东与泽曲镇、王家乡为邻,南面和西面与宁秀乡毗连,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接壤。

镇隆原名“镇龙”,传古时有一条龙从远方到此作恶,被一个神仙镇住,故名;后同音改“镇隆”,有兴隆发达之意。

其地四面环山中部低平,属盆地,因盆地面积比小池略大,故称大池。盆地形如“池”,以盆地地形特征为名。

系夹河成村,因杨姓首居得名杨村。

“枫江”为镇政府驻地地名。该地所在,同江河流经 ,两岸枫林茂密。深秋,枫子枫叶撒落江中,漂浮不断,此番好景便有了“枫子江”,简称枫江。富庶之地,人口聚居,遂成圩镇。因镇政府驻地位于此,故名枫江镇。

原名以舍寨,系彝语音译,为彝族家支名,后易今名。

满语称“三姓”为“依兰哈喇” 。依兰即“三”,哈喇即 “姓”,简称“依兰”。

渤海国富义、义丰之民迁于此称义州,现引申为公正、正义 ,此地设为街道,故称义州街道。

因境内有花凉亭灌区,取其首尾两字,“花”谐音“华”,故名。

夹浦初为水码头名,水口乡西来的乌溪与镇南环沉村南来的环沉港自当地交汇相夹,同入太湖,码头以两水相夹得名。夹浦以水码头得名不早于元朝,依清同治《长兴县志》记载,元朝及以前,长兴县北乡出太湖水码头为皋塘,明中期皋塘废后,夹浦始盛。

清朝时此地有一伉姓人家,很有权势,其田地平稳,取名伉天坪,后谐音为康坪,故名。

此地白桦树较多。“桦”就是白桦树的桦,“甸”指辉发河故道南岸的苏密甸子,各取一字故得名。

据秦氏祠堂碑文载:明永乐初,秦氏从山西陵川九光迁此,在南边高地居住。后逐渐形成大村,称大块。

取长治久安之意。

据记载,明、清年间,因湖畔杨柳成林,赛湖原称杨林湖。清末,因德化(现柴桑区)、瑞昌两县对此湖县界有争议,商定由两知县以赛棋裁决,结果瑞昌得胜,遂得名赛湖。

以境内复兴村命名。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