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丁”蒙古语,为人名。

原坪上黄氏员埔派始祖肇基公,在石内河畔长满苏茅之地开基定居并命名为苏茅坪,后改为“坪上村”,坪上镇因坪上圩为名。

“洋港“指朝阳河的古名“杨港”的谐音,“镇”指乡级行政区。

因乡政府驻地为汉代曲阳城遗址,故名。

驻地四周崇山峻岭,唯中心谷底平坦开阔,河流自南向北,直贯其中,两岸皆田畴,俨如洞中天地。

原名纸坊沟,当地居民以造纸为业,故名。相传历史上有做纸的小作坊。

镇位于南浦溪旁,南浦溪因流经南浦一带得名。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明朝宪宗第七子朱佑楎被封为衡恭王,弘治一年(1499)朱佑楎就藩青州后,历39年建成仿北京皇宫的建筑群—衡王府,因旧址位于本辖区,故取名为王府街道。

因当地曾经盛产此漆树,加之当地人大多数为土家族,故名。

“琼结”意为“房角悬起多层”。

“奎河”蒙古语,意为寒冷的河。

传民安圩始由广东南海县李氏迁建,因地处圭江之畔,过去乃北流至容县的必经之地,原只设茶水铺供路人享用,后逐步扩大成圩,取“民众安居乐业”之意,希望人们群众都能过上好生活,安居乐业。

“杨林尾”另有词条,镇:指乡级行政区划单位。

原称草寇,后改称草科,由藏文音译得名。

子干原名大莫村,有天涯山、善护山、红门山三山环绕,俗称簸箕湾。抗日战争时期,本村刘子干同志任县公安局社会股长,反扫荡中为国捐躯,政府和人民为纪念这位烈士,将大莫村改为子干村。

传古代村寨呈正方形,四边皆有一华里,故名方里。

因辖区西北面有山峰名为桂岭,且辖区在历史上曾属“桂峰都”、“桂岭堡”、“桂岭乡”,为体现历史积淀、彰显城市风貌,故名“桂城”。

面向阳光、欣欣向荣之意。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