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该乡是按六十甲子逢鸡日赶场,且乡政府驻地于此,故而得名。

因位于派河上段而得名,故名上派镇。

“洋坪”指古时洪水泛溢成一片汪洋平地。“镇”指乡级行政区划单位。

“査甫”系藏语,意为意为“咸水沟脑”,又为“咸水泉脑”。

“祁连”为匈奴语,意为天山,古地名沿用至今,故名。

温江之名,一说以“地濒温江而名”,见唐《元和郡县志》、宋《太平寰宇记》、清《嘉庆一统志》等。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改“地濒”为“地跨”,即“以地跨大江(杨柳河,历史上俗名温江)而得名。二说以“江水温润,故名温江”,见《大明—统志》、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及民国版《温江县志》等。三说以岷江曾名“汶江”,因“汶”“温”二字音讹而名。四说以城南“温泉”名。

1958年兴修“移湖水库”。因其位处东向9千米的黄陂湖上游,时有“移黄陂湖之水,再造一个新湖”之语,将街道命名为移湖街道。

因该镇有“峄县万亩石榴园”的美称,故名。

沈阳采油厂简写,以此命名的街道名称。

古称“蛇场”,清代名“沙窝”,后置金沙镇,与白碧乡合并时各取一字,组名为金碧镇。

此地相传,唐代为纪念被奸臣所害的文状元杨文、武状元林尚而修建了杨林庙,由此而得名。

以其蓝溪河边井水清凉著称,得名凉水井,建制镇,故名。

因此地明清时为川、陕、鄂盐商交易地,称盐场坝、盐场关,故名。

因地处旧“老市群”的东面,故而东山。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曾寓居于此,因管仲官至相而设有相公庄。取“相公”二字意在纪念“管鲍之交”以及管仲的历史贡献。

龙门大道以终点为龙门命名。

因解放前系一个堡,且位于周围几个村庄的中心,故名。

"格达"系藏语译音,意为"繁荣"。

1799 1800 1801 1802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