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杨姓由山东省迁此立庄取名大屋庄。1942年因距横山子、高引铺、贯头山、王湾子、山叶口各五里,故改名大五里。

“沙德格”系蒙古语,意为“箭壶、箭囊”。

因马姓最早居住在此,因村北有一黄沙岭岗子(解放前还存有痕迹),故得名马岭岗村,后因镇政府驻地位于马岭岗村,故名马岭岗镇。

南阳,指境内南阳峡。镇,指行政区划单位。

汉语,因为地处金沟河畔,故而得名。

依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得名。团部驻地海安镇,海,指小海子水库,安,指永安湖水库,该镇位于两座水库之间,亦有团场平安、安定团结之意,故取名海安镇。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在高家堰上建起六座泄洪滚水石坝,镇区就有仁、义、礼三坝,蒋家坝就是其中“礼字坝”所在地,所以古镇以水、以坝得名。清末民初,蒋家影响日甚一日,又改名为蒋家坝,简称蒋坝。

传五代大将李存孝屯兵于此,以其姓名村。

因境内米仓山而得名。据传,很久以前,天下大旱,颗粒无收。川北一带的灾民纷纷逃往深山老林,挖根打野,用野菜野果充饥度日。一天一个年轻小伙子正在找野食,突然树丛中跳出一只野兔,小伙子转身就撵,撵着撵着,来到一个洞口。这洞四丈多高,十几丈宽,直通山里,洞内石人石马、石龙石虎,千奇百怪,应有尽有。小伙子像进了龙宫一般,早把兔子忘得一干二净,东瞧瞧,西摸摸,一双眼睛不够使。走进大厅,正中一座石仓,里面白花花的,照得他睁不开眼睛。小伙子捧了一捧,哎呀,是一仓白花花的大米,他欢喜地跳了起来,一趟子跑出了山洞,

因镇政府驻地周围生长有一种叫黄草的草药而得名。

有水乐至,无水而乐去,风调雨顺,快乐之至。寓意该县气候风调雨顺,人民生活丰盈快乐。

以驻地陈家堡得名。

传,因俞氏在村东建一大石桥,村以桥名,称大桥。

建平县的一个镇,哈拉道口,蒙古语应为“哈日道灰”,汉语意为黑灰色矿石。

黄沙:河流名称,指黄沙河;铺:商铺;镇:乡级行政区划单位。

因驻地柳树较多得名。

据《王氏家谱》记载:该处原名王埠口。清康熙八年(1669)六世祖王明在此摆渡。他为人乐善好施,有钱无钱均能过河。王明去世,后人感其德,称王埠口为王明埠口,今简称王明口。

传明弘治年间(1488-1505)村民在一个有沙的岗子上定居建圩,故名。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