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内南湖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而得名。

据碑文记载:明朝万历年间,郭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故名“大郭庄”。因镇政府驻大郭庄得名郭庄镇。

传明弘治年间曾是商贾南下去外县的最后一个歇息店,故得名。

仁义和顺,天时地利人和,故名。

因州驻地附近畬地多,故名“利州”。宋代设羁縻州,清康熙年间(1662—1722)改“州”为“周”,置利周亭。民国时期设利周乡。

“和田”之名源自古于阗语,古称之为于阗。汉代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书·西域传》记载:“于阗国王治西域,去长安九千六百七十里”;《大唐西域记》称作瞿萨旦那,古梵语,为“地乳”之意,喻为这里的玉石像母乳一样纯白无暇。史籍还有屈丹、于遁、豁旦、兀丹、忽炭、斡端等不同称谓。

辖区内制盐历史悠久,自古有盐仓之称,故而得名。

“龚坊”,原由肖氏开基,名肖坊。宋绍兴十八年,福建龚氏迁此,改称龚坊。镇以地片名龚坊得名。

尹吉甫:指人名,即西周太师,《诗经》采集编撰人之一,被称为中华诗祖;镇:指行政建制。

取“报以介福,万寿无疆”之意得名。有希望该街道人民生活美好、幸福的寓意。

因此地多为北江冲积的沙洲,洲上盛长芦荻和苞草,遂取“芦”“苞”二字作地名,故名。

传此地明朝时有一棵大柯木,大柯木高一丈处分两叉,形同孖生,人们在此建庙,称“木双宫”,后人们在此设摊摆卖商品,至建国前成圩,以庙名圩,称“木双圩”。

“察布”意为“岩石”。

据嘉庆《常德府志》记载,境内府坪历为郡、府治所,故名府坪街道。

据传,明时由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在天宫北建两村,按方位称东、西天宫营。该村在东,称东天宫营。因乡政府驻地东天宫,故称天宫营乡。

伊什库力,维吾尔语,意为勤劳的手。

“临江”指滨临长江。

因此处原有一座曹庵堂,故得名。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