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得名锦星乡,由锦水乡和木星镇合并各取一字而得名,解放后沿用乡名。

清朝乾隆年间(1772),李姓从现址村南四里许李家峪迁来建房立庄,因人口户数少,命名为小庄,后因与西黄村公社小庄同名,遂加方位以示区别,此庄在北即为北小庄。因该乡政府驻地为北小庄村,故名北小庄乡。

因舍力系蒙语,汉译意为“灵芝草”,因此地可能生长过“灵芝草”,另一种说法,因这个地方有一种动物叫“猞猁狲”故而得名。

驻得禄村,故名。传说该地因森林茂盛、物种丰富,为鹿的栖息地,时有鹿跌进沼泽地,故名“跌鹿”。民国初期称“迭鹿”,新中国成立后称“迭鹿”、也称“德禄”,后取得到福禄之意,故名。

简称“台”。台,音“Tāi”,此音仅用于地名与天体名。因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唐武德四年(621),置海州,次年改称台州。台州之名自此始。《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六:“盖因天台山为名。”嘉定《赤城志》卷十九:“台以山名州。”嘉定《赤城志》卷二十一:(天台山)“或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曰天台。”台宿,即三台星。《后汉书》卷十一《刘玄传》:“夫三公上应台宿,九卿下括河海,故天工人其代之。”

结构系彝语地名,意为风景优美的地方。

十八里,长度计量,有距离县城十八里之意;堡,堡垒,古代为巡守瞭望之军事设施。

由此地寺庙曹碑寺得名。

相传沈家门地名由沈姓于与海域地理特征构成。沈家门地名,有文字记载的为北宋宣和五年(1123),徽宗派徐兢从宁波(明州)出使高丽,5月25日船舶到此,上岸称"四门环拥,对开两门,其势连亘"之地。并称"渔人礁客丛居数十家,就其中以大姓名之"。还记有"门"的解释:大抵海中有山对峙,其间有水道可以通周者,皆谓之门。

以境内天子岗水库得名,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童年时曾在这一带逃荒、放牛,水库及其所在的岗丘即因此而得名。

据清“朔平府志"记载:“梁家油房”。早年因梁姓在此开油坊,故得名梁家油坊。2001年按照省政府对右玉县的行政区划批复精神,因镇政府驻地位于新县城,故将梁家油坊镇更名为新城镇。

“兴海”意为“振兴青海”;另“兴海县”藏语称“智盖宗”,因其境内有藏传佛教四宗之一的“智盖赛宗”故得名。

因政府驻地在太平圩,故名。

源于平房火车站,靠近平房屯。1934年,日本侵略者在修建拉滨铁路时,把靠近平房屯的火车站定名为平房火车站。

因街道日字形,初名日隆圩。清中叶人称此需赤石垒筑始能兴旺发达,遂改为“赤石”,政府驻地在赤石圩,故名。

于清顺治建场,场地系唐、王、郑三姓人家集资修建,因当时唐姓甚众故名唐坝;辛末、壬子两次遭焚,复修后因名称争执不休,经协商以其地形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取其土义,改名塘坝。

《高邮县地名录》(1983年版)记载:“周山”以周山烈士命名。

因镇政府原驻地位于麻店村,故名麻店镇。

1651 1652 1653 1654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