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明初焦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入,称焦家村。清代改称焦村镇,后简称今名。

鸾凤乡,寓鸾凤吉祥之意,寄寓了乡民的美好心愿。

因此地南山坡下深藏白土,土白如雪,质地细纯,故名白土。

寓意人民共享太平。

古时,此地是太原府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是个小集镇,有商业街道,后逐渐被新的集镇所取代,因而得名旧街。

因驻地有一棵高大的楠木树,故名。

依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得名。团部驻地“夏日托热”,为蒙古语,意为金色的梧桐林。

因此地曾种植大量桂树,且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故得名。

村始建于唐代,首居段、范、赵三姓以做买卖为生,定村名龙华店。清代修建西陵时,生意兴隆,又演变成大龙华。因乡政府驻大龙华,故得名大龙华乡。

1956年中愉乡、民主乡、太平乡3乡合并,因地处富春江畔,故名。

传古名氾源,以氾河发源于村西得名。后周襄王避难经此,其妃在路旁店铺生子,赐名王落子店,村以店名。后“落”演为“洛”,1949年始称王洛。

“柳林”指政府驻地,“镇”指我国行政区域级别。

相传早年土地荒芜,芦苇丛生,溪水长流,山洪常泄,淤泥厚积成沼湖,原名“泥湖塔”,后雅化为“利福塔”。

因座落于通甸河中游河西段西岸得名。因政府驻地河西村,故而得名河西乡。

因地处南孟山北而得名“北孟”。镇政府驻北孟村,故名。

原名长直沟,地处虹灵沟的西岸,因虹灵沟长且直,故得名长直沟,俗称长沟。

”辟展“系维吾尔语,意为马蔺草地。

奎山原名聚奎山,亦称奎山、文峰,因其周围较为开阔、平坦,一峰独树一帜,拔地而起,势如笔峰,故又名孤奎山。几经修撰的《日照县志》一致推之为一县文峰。1995年5月设立奎山街道办事处,因境内有座山名字叫奎山而得名。

1650 1651 1652 1653 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