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五帝本纪》载,周平王元年(前770),郑武公随周平王由郑国都城咸林(今陕西华县西北)东迁,灭郐、虢二国后在此建都,仍称为郑。又为别于原郑国,改称新郑、新邑。
因历史上盛产陶瓷,故名白碗窑。
古称“麟山”,后改为“僯山”。因地处凌云至百色中间,清代曾在此设驿站,后人惯称“僯站”。 1952年将麟山站区麟改为伶。得名伶站区。
人们为纪念两名张姓名人的事迹而取名张甸镇。相传东汉张勃为官清廉,曾在此致力水利农耕,后人建祠纪念。明初张士诚也曾在此屯兵积粮,影响颇大,人们又在胜因寺供奉张(士诚)王像,张甸(传原称张殿)因此得名。
因村庄坐落在滏阳河南沿上,演变为南沿村。因自然村南沿村得名,镇政府驻地南街村为南沿村分出的行政村。
因政府驻地张家滩而得名张家滩镇。
因村落地处高山豁垭的小山坪而得名。
意为平安康泰。
取“寄托美好愿望之意”而得名。
因乡政府驻地位于团结村,乡内彝族居多,故而得名。
因镇政府所在地为原福顺乡,故而得名。
“久”指永久,“合”指联合,“垸”指垸系,“乡”指乡级行政区划。
“多颇章”意为“石宫殿”。
其名据光绪县治记载,取“三阳开泰”之意,亦因汇三水之流而入港。此村庄在三水之北,古称水北为阳,故名。
因1963年5月联山公社和霞饶公社合并,各取联山的“联”字与霞饶的“饶”字合并而得名联饶,故名。
因镇政府驻万福场而得名。万福,原名唐店垭,清朝时是乐至、安岳等县到潼川府的必经之路。清同治时,有一唐姓太婆在垭口摆摊经营,故名唐店垭。后垭口上形成集市。公元1921年秋修庙宇、建场,取“大家同福”之意得名。
大圩街原名“平堨圩”,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圩场规模是当时贵县四大圩之首,故称“大圩”。
球川历史上就是浙西边锤重镇,明清以来历为地方行政机构驻地,有较高的知名度,故以球川为名。球川得名于该处“山环似球,一水川流”,系地形地名。
热门文章
吴场镇
甘田镇
黄金埠镇
张集乡
库伦苏木
月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