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城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相传西汉时期,吴王刘濞曾在此铸钱造币,有铜山、铜坑等遗址,故称铜城。

孟姓由山西洪洞县喜鹊窝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孟庄。因原政府驻地位于孟庄村,故名孟庄镇。

因境内有南充白塔,故名。

以原沿湖农场管委会得名。

因其位于县区南边,且境内水塘较多,镇政府曾驻地塘南阁自然村,故得名。

因驻地位于淦田镇的乡级行政区域。

存有千年紫薇树的地方。 以树木名称得名的乡级政区专名。

此地是一块很大的平地,人们在此兴建了两座桥梁,命名为双桥坪。

政府驻地在县城街道,故名城关街道。

以驻地双沟命名。双沟:宋代形成集市,集市东、西两侧被洪水冲刷成两道大沟,得名双沟。

镇政府驻地在罗镜圩,故名。相传宋末有名“罗镜”者,在圩地开设小食店,因热情待客而生意兴隆,后“罗镜”渐成圩名。

“鄂温克" 系鄂温克语,意为从“大森林里走出来的人”,以民族名称得名。

驻地为大河南村的乡级基层政权组织。

域内有左姓家族聚居地有一池塘而得名左家塘地片,街道因此得名。

长寿:这里是指祝愿人们健康长寿;镇:国家行政机构。

原为“驾车(jū)湾”,系彝语“纳吉乐”的谐音,“纳”指黑彝族,“吉乐”为狼,彝语意为彝族打狼、狩猎的地方,后演变为驾车(chē) ,故名。

“克玛”意为“红坝”。

明洪武二年(1369),文宾自山西汾州迁于河南归德府东30千米定居,以姓命名文家集。清雍正八年(1730),文姓外逃,更文家集为文集。1983年更名为闻集。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