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古沙河(今猫眼河)得名。

沙湖街原名“新街”,清末至民国初年成圩,因圩址所在之处曾是一个沙质湖泊,故名。

解放前,属牛日在此赶街,故而得名。

回城乡系汉语,自清代至1930年,回城乡是哈密回王府的所在地,故名。

阿扎特巴格,维吾尔语,意为解放果园。

因是三区联合在一起;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故而得名。

平武县名最早出现于晋《华阳国志》:“平武县有关尉”。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全国统一,位居阴平古道上的广武县已无“武”可言,遂取阴平之“平”、广武之“武”,为新县名“平武”。寓“天下太平、休兵罢武”之意。

因镇政府驻地在罗董街。罗董为壮语,“罗”指山冲,“董”指田垌,即山野田垌中的村落,故名。

木耳场原名四新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扩建时,因场侧有一石丛形似木耳,故名。

早年赵姓人家在此建村,后村子壮大,形成小镇,故名赵庄。

土博,壮语Duqbuek,“土 duq”即泥土,“博 buek”同薄,指土地不肥沃。因当地土层薄,土地贫瘠,物产不丰,故名;后雅化为土博。

希望街区居民居住及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就像月宫一样美好。

“雄巴”意为“中间地”。

因乡政府驻黄梅村,故得名黄梅乡。元时名为沈公村,一年村东羌无寺内黄梅花盛开,寺僧验公禅师视为祥兆,申表上奏朝廷,将寺名更为黄梅寺,村名亦随之改为黄梅寺村,1966年简为黄梅村。因乡政府驻黄梅村得名黄梅乡。

沿用石拱桥得名的乡级行政区域。

“苏锦”,以其地原苏站村、花锦村各取一字组合而来,且境内有住宅区“苏锦新村”,街道由此得名。

藏语音译,拉卜楞为活佛官邸,广义上指拉卜楞寺院、寺院附近的街区和村庄。

本地山势险峻,山坡上盛长麻黄草。

1565 1566 1567 1568 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