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驻地原系沙洲,且紧傍刘家村、温家村,故名。

“于城”因东周吴王为抵御越国在此筑城而得名。

荒地,当时得地理环境状况。

宽坪:地势较宽,较为平坦的地方。 以少数民族聚集和地形得名的乡级行政区。

镇人民政府驻曹家坪村,以村名镇。

位于池河中段,所以叫中池。

因住有包、李、薛、华四族而得名,古称四族川、四族乡,后来撤乡改镇后为四族镇。

因为该地大量紫草而命名。

据查,姜氏十六世祖,于清朝顺治年间,由山东省登州府海阳县姜家洼逃荒,到此地落户,以开荒种地为生,后李、刘等姓迁此定居,逐渐形成村落。“巴克什”系满语译为“师傅”,“贴笔”,“巴式”之意。在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建行宫后,可能住过巴克什,故而得名巴克什营。因镇政府驻巴克什营得名巴克什营镇。

“赣江”赣江以章、贡二江河流而得名。1956年设赣江路街道, 以位于老城区东侧城墙内侧的赣江路而得名。1979年更名赣江街道。

依据兵团团场统编番号,以团场为单位编排的数字作名称,团部驻地名称高泉,因其位于莫特河出山口喷涌的清泉附近而得名。

因政府驻地位于山尹村而得名。

民国时期为庆祝抗战胜利,将达观桥改为胜利桥,由此而命名为胜利乡。

因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建有前海总干渠,城区主干道中有命名前海街的,当时街道办选址位于前海街,而且“前海”在当地耳熟能详,便于记忆。因此,申请设立前海街道,经批复以此命名。

相传清朝年间,曾有一钱姓土司于境内修建一大型营盘,并屯兵于此,故得名营盘。

“高坪”即为辖区内的两个地方“高店子”和“望坪”的合称。“高店子”:因该地地处山岗顶部,且系施宜古道的必经之处,往年东去宜昌、西至施南的商贾、官员、差役,从野三河陡坡爬上来,已精疲力竭,但因无客栈可投,只能在路边休息。当地一位姓高的人,见此情形,为方便行人、招财致富,即在高岗上修建了高大的客栈,后发展了许多店铺形成了集镇,被人们称为“高店子”。“望坪”:该地地处高坪镇西北部,是一个有数千亩良田的山间大坪坝,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故名“望坪”。“镇”:为行政区域名称。

“定结”,藏语意为“从地下长出来之地”。相传很早以前,定结湖中有一座小山包,是从湖底长出,故而得名。

明朝嘉靖年间,许良臣带兵在此地安营扎寨,并流落于此,故名许营。因镇政府驻地在许营而得名。

135 136 137 138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