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河两岸树木倒映在水中成墨绿水色,故名“黑水河”。黑水河流域属石山地带。河水含泥沙量少,清澈见底。河两岸山峦重叠,山上林木四季常青,倒映在河水中成墨绿水色。

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西北部者兔乡岩溶山区大冲脑包山南麓,流经西洋村而得名。

因河流流经宜州区辖域,古时宜州又称龙刚县、龙水县,故名为龙江。

明朝正德年间区划时设有上、中、下三里(里民国时相当于乡一级)称三里河。上、中、下三里总称为中洲。因该河流经中洲,故名中洲河。

湘:湖南省的简称,江:比较大的河流。

相传汉朝临贺地(今昭平、贺州、钟山、富川县)辖内的两个部落为争夺一河段(即今钟山县清塘镇新竹村以下的河段)的归属权上苍梧府告状,后经官府判断以陶思勤为首的部落所辖,人们为了纪念陶思勤,就命名此江为思勤江。

融江即流经融州(融县)汇入柳江的江河,故名。

因该河段从三寨新村的北面流过寨北村的附近,故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卷三十八 云:”湘漓同流,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则湘川。罗君章《湘中记》曰:湘水之出于阳朔,则觞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入于其中也。“宋淳化元年(990年)桂州知府柳开《湘漓二水说》云:”湘漓二水始一水也,出于海阳山。……至兴安县东五里岭上始分南北为其二水,北为湘水,南则漓水。……问其岭名即分水岭也。分水是相离水也,二水异流也,谓其同出海阳至此岭分南北而离也。二水之名疑昔人因其水分相离而乃命之曰湘水也漓水也。“又云:”北方为水之主也。以其北流者归主也,乃尊之,以相字加其名为上

因发源于富川瑶族自治县麦岭乡的茗山湖圆岭,故名。

因该河流流经蒙山县,汇入西江而得名,别名湄江。因水秀河段“曲若蛾眉”而得名。

壮语地名,“布”是“mboq”指“泉”的意思,“柳”是“liux”指“酒”的意思。传说中布柳河是从远山流出的酒泉,故名。

因围绕县城如带,且是环江县内最大的河流,故而得名。

荔浦市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流经荔浦市大部分乡镇,故名荔浦河。

因此河流从东河至田阳县百力河段较长,故名。

汉朝时期今贵港市叫郁林郡,该河流从贵港市境横穿而过,因此该段叫郁江。郁,指古时因江两岸竹茂林盛,葱葱郁郁,得名郁江。

因长年流淌的水,水质清澈透亮,故名。

唐至德二年(757年)把同一河流流域的三县改名,改安义县为永业县、龙城县为岑溪县、安昌县为义昌县,河流途经义昌县,取“义昌”名之。

747 748 749 750 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