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山体形似蜈蚣,此山东西岭沿线布有很多小岭,形状似蜈蚣的脚,故名。

因此山形状远远看去,就像人靠着坐在椅子上,故名椅子山。

俑系壮语桶的谐音,此山形似长长的木桶,故名。

腊烛山麓有一个大岩洞,洞顶悬挂着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形壮象千百条蜡烛吊下,粗细不等,很像旧时壮族农村用来照明的蜡烛。

该岩近水,燕子较容易取泥垒窝,所以岩内每年都有上百个燕子窝。因为古时每到春季燕子鸟返回时,便相聚于此岩,故人们便称此岩为燕子岩。

因此山下有一水岩洞,敢壮语‘gamj’近音是指岩石洞的意思,敢水山为壮语音译,故名。

敢碰山壮语音译为穿过的意思,即从这头穿过那头的意思,因此山脚下有一个两头通的岩洞,故名敢碰山。

山峰正直,看上去就像人一样站立在那里,一动不动,故而取名正山。

巴壮语bya意思是指石山,因此山全部为石山,泥土很少,故名。

此山脚原生长许多山胡椒,壮语音译主院,故名。

因该山附近共有六个山顶,此山在中间而且比较高,故名。

传说古代有一官员带其妻经此坳时,不幸妻亡,葬于此,佛子壮语音译妻子的意思。故名佛子坳。

本地壮语音“那腊”为泥土流失象腊烛一样成条往下流的意思,因此岭泥土较为疏松大雨造成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成条状沟槽,故名。

因形状像锅盖,壮语音译界歌,故名。

该山西面形似狼狗开口咬人时形状凶狠,故名。

因山体像麒麟良好意喻,故名。

此山位于村子的背面,故名屋背山。

因该冲冬天水少,水是一滴一滴滴下来的,故名“滴水冲”。

976 977 978 979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