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岭形状像古时候人们临时放置毛笔的架子。前人没有水笔,使用的是毛笔写字,当写到半须歇息一会儿时,就将毛笔放置于架子上,避免桌面染上墨水。此架子中间凹陷,而此山也是中间凹陷,故称笔架山,又因有两个山像笔架,此山是后来发现的,故称新笔架山。

因岭地偏象鸡心的形状而得名。

因传说从前此岭上曾有一座庙,庙里供奉着六个神像,前人就称此岭为六庙岭。

壮语译音而来,此岭与南边另一岭自然形成一个小岭槽,该岭槽细而长,刚好可造一块细而长的水田。故后人称其边上的岭为那宜岭。

从前此岭生长有一种野草,将它扯起来后株条和叶子会自动抖个不停,根据壮语发音,人们把这种植物叫做可信草“。可”壮语是一株、一棵之意,“信”壮语是抖动的意思。

此岭形状像前人饮酒用的杯子,即现在的牛眼杯,故名。

此山岭上有一座很大的坟,是潘氏祖先之墓,故名。

因此岭西边有一张塘,属于附近较大的水塘,人称大塘,故名大塘岭。

无法考证。

岭脚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像螺丝的纹路一样,故名。

此岭西边冲沟边上天然形成一个由一块大岩石组成的天然岩洞,据说很久以前其宽可容一张八仙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发现洞里有一块外形极象龙女的石头,当地人信神,认为是天降神女来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幸福。后人将龙女石供起,供人们祭拜。若干年后,人们认为龙女已老,应该叫龙奶,龙奶所住之地是龙的宫殿,故后人又称龙奶为龙殿奶。其所在的山则叫龙殿山。

因此山下边另有一山,其左右分别有四个大小相差无几的小岭,就象观音殿里的八大金刚站立于观音左右一样,其山叫观音山,此山位于观音山的上部,故名。

因此岭外形象牛角,故名。

因山体形较大,故名。

因此山岭上有一处深深凹陷下去的地方,故名。

此岭外形象螃蟹,故名。

过去安葬死人时就埋在这个岭,因为人死后就不能跟活人拢成一堆待在一起,壮语“浦龙”意思即“不拢”,故此岭唤做浦龙岭。

传说此岭西边岭脚有一条小路,是古时北乡群众往返寺村赶集必经之路。每当上午大人去赶集后,等到将近傍晚时,家里的小孩和老人都会向岭这边焦急地观望等待,小孩等待的是大人买回来的糖果,老人等待的是赶集人平安归来,故名。

948 949 950 951 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