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形象似老虎头,故名。

此岭从下到山边共有三托,所以称为三座。

此岭为附近最大的一座岭。

根据岭形状而起名,形似长龙。

该岭分为三个岭头,三个层次,故得名三等岭。

茶田村有个田垌叫马西垌,解放前茶田村养马、做田用地时在此岭放马,故叫马西岭。

因岭上都是黑石,故得名黑石岭。

甘壮语“gamj”译为岩洞之意,杨与羊同音,旧时因村民赶羊到此山放羊,山羊经常到岩洞栖息,故名。

因从远处看山岭,似母猪的形状而得名。

此岭因表面覆盖一层很厚的泥沙,晴天时刮大风就会导致沙尘满天飞,故得名起沙岭。

“那”壮语意思即“水田”,“围”壮语意思即“包围之意”。此岭四周全部是水田,故名那围岭。

此岭东南面有一水塘,过去水塘盛产定周草,遂得名定周,此岭在其边上故唤做定周岭。

“击”壮语意思即“草皮泥”,“地”壮语意思即“随处都是之意”。此岭泥多,到处都可以打草皮泥,故名击地岭。

从前,此岭南面有一水塘,不管种什么植物或养鱼、家禽之类的动物,均不会死苗(缺苗),因此得名庙里塘,该岭在其边上故唤做庙里岭。

古人云,其山如端人正士,山伴雷塘亩地志以兴云气作雷雨,雷山寺又建在半山腰。故名。

属于小丘陵,像一个小岭,周边村民习惯到此拿料砍柴回家使用。故名拿料岭。

位于博厚村背,取博大厚实之意而得名,故名。

因离沐皇村只有100丈的距离,所以唤做百敢岭。

947 948 949 950 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