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该山顶以前长满了一种方言叫“古浮”的树木,故而得名古浮顶。

因该山顶有许多白色的石头,故称为白石顶。

因此山脚下有一条小路是罗运屯至白牛屯交界的便捷之路,故称此山为小路界。

因“老山”是当地群众对深山老林、原始森林的称谓,故而得名。

因该山曾经是集体开荒种上连片的杉树、八角等,方言“公”指集体,“连”指连接成片,故名公连山。

该地是罗香乡罗丹村委丈二屯与长垌乡高兰村交界,当地人称为高兰界。

因古时候有个姓孟的人居住在山上,居住的地方当地俗称为“堂”,故而得名“孟堂顶”。

该山主峰下有两个小石山,形似一个老太婆怀抱两个孙子,故而得名“黄婆揽孙”。

因该地处在勤冲(江河名)的最顶处,故称勤冲顶。

因该山的顶锋又尖又大,“顶”指顶峰,故而得名“大顶山”。

因该地处在“耙沙界”村屯的上方,故名“耙沙界顶”。

该山脚下有一冲漕,远远望去大部分树木生长在冲顶,故称“木冲顶”。

传说该地以前很有开发价值,让人们致富,所以争先恐后的在此地抢夺地盘,故称“富斗顶”。

因以前国安有个名叫“邓朝”的人在此居住过,“顶”指山顶,为纪念他取名“邓朝顶”。

因山脚有一坪地,形似鼓,“鼓”和“古”谐音,故名“古坪顶”。

该山绵连数公里,如神话中的龙贯穿山中,“顶”指山顶,故名“龙贯顶”。

此山原长满黄毛草,远看像人头上的毛发,“顶”指山顶,故名“大毛顶”。

该山有很多杨梅树,每年杨梅成熟,都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引领全村人进山采梅,以免损害动植物,故得名“德梅山”。

861 862 863 864 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