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坳位于六对屯旁,因村两边山各有6道小山梁相对,取名“六对”。“六对”原叫“六烟”,此山故名六烟坳。

“坪耳”指地坪形似耳朵,瑶族语言音译得名。

因处于上古陈村旁山的尾部,故当地群众称其为“古陈尾”。

因修六巷至中平公路时,在测设当中,当地党委、革委会与测设部门为明确公路沿线险要地段名称,由内到外,由远及近,编定石壁名称,分为一、二、三号,一直沿用至今。“一号”指编号,“石壁”指地段名称。

因此山坳下有一条山冲是座南向北的,该坳比较大,因此称“大坳”。

此山坳有6处泉水往下流,传说有一个贪花好色之人死后就埋在此山岭,“大花”即贪花好色之意,故名。

山坳下是朗冲屯,故得名“朗冲坳”。

因一旦刮风,此山坳风力很大,由于四季风大,草木难长,当地村民便称此处为“大风坳”。

该坳原是金秀出修仁的必经之路,因坳口是天然的石板,故称石板坳。

因该山坳是江燕村民委金茶屯与三角村委六秘屯分界线上最大的山坳。长期以来,当地人都称该坳为“大坳”。

该山是桐木通往水晶乡公路的途中点,以前有个凉亭,人们往返在此地休息,称为凉亭凹。

因此山的山谷长满竹子,“六”壮语音译指山谷,“鹅”壮语音译指竹子,故名。

“如”壮语音译“像”之意,此山形像老虎头伸向北面,故名。

因此地有个冷水坳,瑶语取名为能甩凹。“能甩”指冷水。

因此山位于两支流中间,把水流分开,故名。

因坳在长滩村旁,故名。

该地有一条冲较长,被当地群众习惯称为“长冲”,且该山位于长冲附近,故而得名。

因此坳的山坡下是旧古卜村,故名“古卜坳”。

850 851 852 853 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