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以北,东望金牛山,南邻柳埠,西连透明山,东北连香炉子寨。海拔374米。面积约1平方千米。所在行政区为柳埠街道。

凤凰山位于城南偏西,长清区孝里街道胡林水库西、北凤凰东0.5千米。长度为1.04千米,面积3平方千米,海拔190.7米,属寒式纪石灰岩。该山以形状似凤凰故名。所在行政区为孝里街道。

凤凰山坐落于莱芜区雪野街道南栾宫村正北面自古至今巍然屹立于群山之中。在南栾宫村北面,长度约2.5千米。宽度约2.0千米。平均海拔600米左右,主峰海拔700.00米,植被种类以柏树为主,植被茂密。还有小型龙洞、顶峰威武雄壮。所在行政区域为雪野街道。

粉山位于莱芜区,所属行政区为张家洼街道。

位于钢城区里辛街道东马泉西北,与沂源县小光坡交界。主峰海拔519米。长2000米,宽1000米;为青石山,植被较少,有刺槐枣树,干旱。有青石、花岗岩石矿1亿多立方米。所在行政区域为里辛街道。

凤凰山位于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内,属“齐烟九点”之一。凤凰山海拔48米,长0.13千米,宽0.08千米,东临津浦铁路,西隔东工商河与“齐烟九点”之一的标山相望,山下东行1.5千米是张养浩墓。凤凰山与标山相临,东为“凤凰”,西为“标”。昔日,两山同称标山。所在行政区为北园街道。据说原来的凤凰山上植被稀疏,山石裸露,山势虽陡,但易登攀。山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三月,张养浩偕同宾客,于洞中咏古人闲适之诗。如今山洞无存,处处是人工雕凿的痕迹。

二王寨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党家街道境内。北邻三王寨,南邻二王寨,西邻刘家林村,东邻蛮子村。长1.1千米,宽1千米,海拔350米,邮政编码250002,所在的行政区域为党家街道。

二重山位于城南偏西12.5千米处,长清区归德街道前封、小屯两村间。长度为0.5千米,海拔9l米,属奥陶纪石灰岩。该山有两个山头并峙,侧面望去似两山重叠,故得名二重山。所在行政区为归德街道。

反峪岭位于莱芜区,所属行政区为茶业口镇。

方山位于长清区城东南31.5公里处,万德街道小北峪东北。又名灵岩山、玉符山、昆仑山、金舆谷。以竺僧朗在此说法,乱石点头,猛兽归伏得名。《齐乘》日:“即水经玉符山也”。上有六泉,曰:黄龙、甘露、独孤、双鹤、卓锡、石龟,下有灵岩寺。”《日知录》载:“麟德(唐高宗李治)二年十二月丙辰发灵岩,顿至泰山下。《隋书》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冬十二月乙未,东巡狩。十五年春正月丙寅旅王(玉)符山。”于慎行《岱畎图经记》载:“岱宗之北六十里为玉符之山,山上多括柏、椒、下为朗公之谷,是有金仙之宇,命日灵岩(《泰山图志》)。

位于莱芜区西北30千米,大王庄镇西北6.4千米处,东傍石鸡子山,北结团山。山呈圆形,顶平偏东。海拔601余米,平均海拔560余米。系花岗岩。植被以马尾松、红松、油松、、松树、刺槐为主,覆盖率为70%。所在行政区域为大王庄镇。

断路山位于钢城区,所属行政区为汶源街道。

原名靡笄山,道光已未年,提督柯公捐廉建三大士祠。此山因酷似眉毛,曾用名靡笄山,后易名峨嵋山。峨嵋山原名靡笄山,即《左传·成公二年》鞌之战所记载的“靡笄”,亦即《国语·晋语五》靡笄之役所记载的“靡笄”,亦即《史记·齐太公世家》所记载的“靡笄”。峨嵋山上有一碧霞庙,庙碑上记载有“靡笄山”之名。旧时峨嵋山归长清县管辖,道光已未长清县志记载“峨嵋山在县治东北四十余里,提督柯公捐廉建三大士祠,易名峨眉山,二月十九日立会于此。”峨嵋山建有大悲寺,清朝初期大金庄金某所建,因其人好佛,取名大悲寺(大慈大悲之意)

位于钢城区颜庄街道后坡村西南3000米处,在东崮峰稍偏东北500米,向北自然形成一个山脊约5000米,向南为东崮峰山体。三交点为东崮峰的一个山坡。海拔683米植被种类松树、马尾松,植被覆盖率60%;主要种植地瓜、花生、枣树、核桃树等。此山坡度时陡时缓。岩石类型为砂石、青石、花岗岩。所在行政区域为颜庄街道。

位于莱芜区苗山镇东北12千米,西见马村西南5千米,西与大崮顶相连,呈南北向。海拔455米,占地面积2平方千米。系青石山,植刺槐、松树等。因与大崮顶相连,较大崮顶低,因此成为二崮顶。所在行政区域为苗山镇。

二郎山位于城南17千米处,长清区马山镇崮头村南侧。长度为0.19千米,面积2.3平方千米,海拔213.7米,属寒武纪石灰岩。据传,古时候的“二郎神”路经此地,曾在该山上一落而过,后人以传说命名二郎山。所在行政区为马山镇。

东习武山位于莱芜区,所属行政区为牛泉镇。

位于莱芜区和庄镇左家峪村。因此山在村庄东面,在上面有一山寨而得名,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橡子树。主峰海拔400米,平均海拔350米,走向是南北走向,岩石类型为砂石。山林植被主要是柏树等。所在行政区域为和庄镇。

6656 6657 6658 6659 6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