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山,位于槐荫区南部,山高海拔162米,东西连绵约2.5公里。看上去这座其貌不扬的山,在历史上却是很有名气的。据《长清县志·地舆志》记载,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刘秀手下的得力大将耿弇征讨张步时,曾设军营屯兵于腊山。闲暇时,耿弇率领军士随从在此山围猎,射杀飞禽走兽很多,故称之为“猎山”。乾隆皇帝当年到济南巡游微服私访,在尽情饱览了大明湖、趵突泉等闻名遐迩的古迹名胜后信马由缰来到腊山。当时正值雨后天晴,万里无云,腊山的四周出现了日月同辉的罕见惊奇景观。乾隆见之颇为亢奋,随口问道:此为何山?一旁

来佛山位于长清区城东南7.5千米处,崮云湖街道池子和前大彦村之间。海拔273.8米。据国民版《长清县志地舆志山》载:“来佛山,县东南二十里大彦庄西南角缘。山上庙宇辉煌,重建碑记若干。闻昔者忽来铜佛三十余尊,因以名山焉“。属寒武纪石灰岩。所在行政区为崮云湖街道。

位于莱芜区西北34.5千米,雪野街道北4千米处。北接磨池岭。呈南北走向。海拔580余米,占地面积1.2平方千米。植被以马尾松、红松、油松、刺槐为主,覆盖率为60%。所在行政区域为雪野街道。

因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而得名。据传孔子曾在此施教,后人遂在该山腰处建孔子庙以作纪念,故得名孔子山。孔子山位于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孔子山村西。山体长约0.23千米,宽度为0.21千米,面积为0.04平方千米,山体海拔168.8米。孔子山所在行政区为孔村镇,周边有柿子园村等村庄,邻近35济广高速道路,方圆1平方千米。

窟窿山位于长清区五峰山街道。

位于莱芜区东北26.5千米,和庄镇东南4千米,左家峪村。主峰海拔400米,平均海拔350米,占地面积1.2平方千米,走向是南北走向。山林植被主要是松树、刺槐、柏树等,岩石类型为青山石,所在行政区域为和庄镇。

位于莱芜区茶业口镇中茶业村,与齐长城、黄石关相连。长度4千米。宽度2.5千米。平均海拔611.5米左右,主峰海拔692.5米。1939年村民刘超一、刘峰、刘均怀等6名思想先进的青年积极分子,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党小组,他们秘密活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鼓舞群众的抗日热情,发动群众起来抗日。1941年成立了刘白杨村第一个党支部,刘均怀任支部书记,同时成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村民的抗日热情日趋高涨,李应甫等13名有志青年踊跃参加抗日队伍,奔赴抗日前线。1941年是茶业区抗

开山位于城东12千米处,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开山庄东0.5千米,长度为0.41千米,海拔295.6米。南北走向。属奥陶纪石灰岩。山上植侧柏、刺槐、山楂、苹果,覆盖面积占60%。该山原名东山,明洪武二年(1369年),陈氏迁于该山西脚下定居故名。后来,以村人于山上采石谋生,更名开山。所在行政区为崮云湖街道。

因山顶部有座康王墓,故名康王顶。该山又名太甲山。相传历史上有个康王,住在仲宫附近,他有个儿子叫咬嘛,事事与康王背道而驰。康王听说仲宫洪福寺为帝王发迹之宝地,想死后葬于此地。但想到儿子平日总是与自己意见不一致,就指着与洪福寺相对的太甲山说:“我死后要葬于此山。”康王死后,其子想到:我与父亲咬嘛了一辈子,这次就顺从父命吧,因决定就埋于该山。因山太陡,咬嘛便召集乡民,伐木铺道。到出殡的这天,前头行灵,后面放火,把康王埋在了太甲山上,后此山便改名叫康王顶。康王顶位于历城区仲宫街道东南2千米,东连油篓寨,

壳篓山位于城西南22千米处,长清区孝里街道孝里铺东南0.5千米。长度为0.33千米,面积0.16平方千米,海拔125.9米,属奥陶纪石灰岩。据传,该山原名壳箩山。以形似倒置的浇地用条编斗子故名。后误写为壳篓山。所在行政区为孝里街道。

橛山山顶有三个并列矗立的石橛子,故得名石橛山,今名橛山又名奠山,笔架山。清道光版《长清县志地舆志山》载:“笔架山旧名橛山,县东30余里,潘村行宫之左,峰形如列炬。乾隆东巡,赐名笔架山,形象以为文峰云。(案)李白文,北走橛崮即此也,土人呼为奠山。而山阴之桥,仍名橛山桥,乃济南人泰安之大道”。位于城东13千米处,长清区平安街道南桥村东南1千米。长度为0.46千米,海拔289米,属奥陶纪石灰岩。所在行政区为平安街道。

位于千佛山街道东南部。北邻羊头山,西邻罗袁寺顶。又名佛慧山。因北山腰有大佛头造像,故又名大佛头山。海拔459.9米,山上有松柏。山顶原有明万历初年(1573)济南知府平康裕所建塔形建筑物,1948年前拆除。该建筑物上细下粗,高约20米,底径约4米,名文笔峰,又雅称“文壁峰”。山远看似橛子,民间遂称此山为橛山或橛子山。明《历乘》载:“大佛山:城南五里,上有文笔峰,下有甘露泉。八景所谓‘佛山赏菊’者也。”“佛山赏菊”为济南八景之一。同书《人物》载:“平康裕,北直河间人,大有风裁……且大佛山建文笔峰,

九峪山位于平阴县,所属街道为孝直镇。

韭菜崮位于钢城区,所属行政区为颜庄镇。

在莱芜区雪野街道西北,海拔894.4米,所在山脉泰山山脉。植被为针叶林,以油松、黑松为主。主要景点九龙山风景点、天鹅湖景点和尚石景点。传说大禹治水以后,江河川流,百川归海,世人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一日,天上突然出现九条巨龙,张牙舞爪轮番肆虐人间。作为人类的保护神的泰山奶奶多方巡查得知,缘来是大禹治水时潜藏于深潭绝窟中的九条巨龙作怪。当即上告天庭,玉帝降旨,命天将统领亮顶神威大将军下界剿灭。九龙纷纷坠地身亡,化做九做山峰,后人称为“九龙山”。所在行政区域为雪野街道。

此山原名仙台山(神仙歌舞的地方)该山北面有九个山泉,无论天气多旱从不干枯。据传说是九天仙女撒尿而出的泉水,故改名“九女泉山”。简称九泉山或九女山。九女山位于历城区仲宫街道北7.5千米,东邻北井村,南邻上坡村,西邻黄路线村,北与英雄山公社白马涧山相连。海拔460米,面积约2平方千米。植被多为柏树。该山南面多柏树,北面多花椒、脆枣等树。

九女寨位于长清区五峰山街道。

位于莱芜区苗山镇东北部,距镇政府12千米,长度2000米,宽度1000米,平均海拔614米,主峰海拔684.9米,面积0.8平方千米。摩云山应属原山山脉一支,居原山山脉之阳,其阳面分别有古德范四村,文字南北两村,常庄等。著名的“长勺之战”,当时曹刿论战,一鼓作气,鲁国大胜齐国,以少胜多,堪称典范。柳桥以此鼓励大家拿下摩云山,会聚文字村游玩逛荡,探古寻幽。所在行政区域为苗山镇。

6647 6648 6649 6650 6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