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位于章丘区双山街道境内,贺套村之南。长度为5千米。宽度为3千米。走向为东西。现为章丘区公墓所在地。所在行政区为双山街道。

位于钢城区汶源街道与新泰路踏泉村交界处。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带,山势峻拔,绵延数千米。海拔544米。山脉东西走向。长5千米,宽1.5千米。主峰天宝崮。抗日战争时期峰顶住有50多户人家,用墙围住用以抵抗敌人。当时在封顶出生的人多取名石柱之类的姓名,现存活的都已经80多岁。植被种类主要是柏树,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发展经济作物桃树、柿子、软枣等。中药有野生丹参、柴胡、全蝎。矿藏有铁、煤和花岗岩、火石等。所在行政区域为汶源街道。

因此山三面陡崖峭壁,只有一面可登上山顶,故命名老崖顶。老崖顶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南8.5千米,东临香附崖,南为外、里卧龙池,西为东升,北为安子峪。海拔595米。面积约4平方千米。所在行政区为柳埠街道。

老虎窝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街道。

因深山峪曾有老虎出没,故命名老虎窝。老虎窝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驻地东南5千米,东为马家沟,南连和尚帽,西临长岭村,北为岱密庵西坡。海拔706米。面积约3平方千米。植被多为刺槐、柏树。所在行政区为柳埠街道。

位于龙洞街道南部。山北连野峪顶,东邻马蹄峪,东南为佛峪沟。因山崖下有老君井,故名。明崇祯元年(1633)《历乘·卷三·崖》载:“老君崖,龙洞庄正南,削壁千寻,直冲霄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历城县志·卷六·山水考一》载:“老君崖在龙洞庄南峭壁撑云危峰堕水,游龙洞者至此始奇。” 老君崖海拔416米。山势险峻,是龙洞山的北峰,为济南名胜龙洞、佛峪的入口处。山上树木茂密,绿化覆盖率93%,树种以侧柏、黄栌为主。与老君崖相对山崖为凤凰台,相传昔日为凤凰栖息之地。南侧鹫栖岩巅有高12米七级“报恩塔

老泉岭位于历城区仲宫街道西南8千米,东邻贾家,南接长清县境地,北邻西老泉,海拔592米。面积约3平方千米,绿化面积达90%。

老虎洞位于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东邻十六里河,南靠北康村,西邻九曲庄,北接万灵山。相传山北小屯有一财主养的马,每到南山坡吃草回来就有一身汗,为寻清其因,财主就藏在山坡观看,于是发现出现一只老虎与马厮打起来,发现此山洞有老虎栖息,故名老虎洞。老虎洞在九顶莲花山的北上坡中间,东南是三王寨山。洞口高1.5米,宽7米,山长1千米,宽0.4千米,面积为0.4平方千米,海拔300米,山上植被多为松树,槐树,覆盖率高,环境优美,适合登山游玩。所在的行政区域为十六里河街道。

位于莱芜区雪野街道西北30千米,鹿野南3.5千米,东接大朱山,枣徐千米经其西,为雪野街道与大王庄镇之界山,呈东西向,海拔506米,占地1平方千米,系砂石山,植松树,相传古时此处人烟稀少,树木繁茂,经常有老虎出没,故名老虎岭。所在行政区域为雪野街道。

位于姚家街道南部。北邻平顶山,东邻回龙山,西邻橛子山。因山体形似老虎,故名。海拔422米。山上有柏林。

据《续修历城县志》卷五、山水考一载:朗公谷归名,琨瑞溪,有沙门竺僧朗少事侯,图澄隐于此谷,因为之朗公谷,通常称朗公峪。郎公峪位于历城区柳埠街道东北2千米处,东南邻神通寺,西接蝎子寨。全长约1.5千米,海拔341米。所在行政区为柳埠街道。

老公寨位于长清区万德街道。

老鸹尖山位于长清区万德街道。

据传,民国初年,此处遍山野草,偏僻荒凉,沟峪山洞中有狼栖居,故名“狼茂山”。因有狼栖居而得名。郎茂山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南部,七里山西路西侧、郎茂山路东侧、二环南路北侧、兴济河南侧,长0.9千米,宽0.8千米,海拔250米。所在的行政区域为七里山街道。

狼猫山位于历城区彩石街道西南面,东临郎猫山水库,南为朝阳村,西连黑峪山,北为东西彩石。海拔343.6米。面积约6平方千米。植被多为柏树。土质多为红粘土。其他信息:1988年在此山顶建起了电视插转台。所在行政区为彩石街道。

位于莱芜区西北19.5千米,口镇街道西北6千米处,明莱公路经其西,呈东西走向。海拔402米,占地面积2平方千米,系砂石山,植被多为松树。此山常有狼出没。所在行政区域为口镇街道。

狼窝顶位于长清区万德街道。

匡山位于济南城区西北隅。因“山石方隅,皆如筐形”,故名。海拔80.80米,长度约为260米,面积约为0.03平方千米。是济南市著名景观“齐烟九点”之一。匡山风光秀丽,与济南市森林公园、匡山公园一同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山下四周,杨柳青翠,田圃似绣。稍远,幢幢高楼,片片绿荫,远近伸展,气势恢宏。济南女作家简墨在她的散文集《山水济南》的第133页的文章《匡山》中生动的描绘了匡山的奇秀景色。文友墨水河读了她的《匡山》后,首登匡山,写下一首小诗——简墨妙笔绘匡山,太白读书至今传。怪石嶙峋伴松涛,携

6646 6647 6648 6649 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