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卡山Bya Samha;壮语bya即为“山”;sam即为“三”;“卡”是壮语ha的近音,意思是“脚”。“三卡山”意即“山脊有三处延伸到山脚,形同三只脚的山”。

三科村东山Bya Samha;壮语bya即为“山”;sam即为“三”,“科”是壮语ha的近音,意思是“脚”。“三科村东山”意即“三科村东面的山”。

三科山Bya Samha;壮语bya即为“山”;sam即为“三”;“科”是壮语ha的近音,意思是“脚”。“三科山”意即“有三个小峰从上而下如同三足的山”。

山雷杀岭Lingq Ndoigaj;壮语lingq即为“岭”;ndoi即为“雷”;gaj即为“杀”;“雷杀”指雷电。“山雷杀岭”意即“常有雷电的山岭”。

水酸山Bya Naemxsoemj;壮语bya即为“山”;naemx即为“水”;soemj即为“酸”。“水酸山”意即“有泉水为酸性的山坡”。

后背山;后背,方言与汉语同义。此山坐落在村屯背面,故名。

马鞍岭;马鞍,方言与汉语同义。此岭中间凹下,形状如同马鞍,故名。

巴老山Bya Laux;壮语bya即为“山”;“巴”通“岜”;“老”是壮语laux的近音 ,意思是“古老”。“巴老山”意即“古老、久远的山”。

巴龙山Bya Luengz;壮语bya即为“山”;“巴”通“岜”;“龙”是壮语luengz的近音 ,与汉语同义。“巴龙山”意即“形状像龙的山”。

坝浪山Bya Balangh;壮语bya即为“山”;“坝”是壮语ba的近音 ,意思是“大坝”;“浪”是壮语langh的近音,意思是“宽大”。“坝浪山”意即“山体横卧,如同大坝的山”。

大王岭;大王,方言意为“最大”。此岭为周边山中最大,故名。

岽泉岭Lingq Ndoengcienz;壮语ndoeng即为“山林”;“泉”是壮语cienz的近音,意思是“相连”。“岽泉岭”意即“与其它山脉连成一体的山岭”。

后山Ndoi Laeng;壮语ndoi即为“山林”;laeng即为“后”意思是“背后”。“后山”意即“村庄背后的山林”。

陆荷山Lueg Haz;壮语lueg即为“山麓”,“荷”是壮语haz的近音 ,意思是“茅草”。“陆荷山”意即“长满茅草的山”。

通隆岭;通,方言意为“相通”;隆,方言意为“洞穴”。此岭山坳与其它山的山坳相通,故名。

大岭山;大岭,方言与汉语同义。此山在周边群山中为最大,故名。

对面山;对面,方言与汉语同义。此山坐落于村屯的对面,故名。

佛子山;佛子,方言与汉语同义。此山形状如同一个坐着念经的佛像,故名。

456 457 458 459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