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牙山Byanazhaz:壮语Bya即为“山”,“那”是壮语naz的近音,意思是“水田”;“牙”是壮语haz的意译,意思是“茅草”。“那牙山”意即“山脚长满茅草的山”。

老人山Byalaugwnz:壮语Bya即为“山”,壮语lau即为“老”;壮语gwnz即为“人”。“老人山”意即“山峰形似老人面部的山”。

于山Byaei:壮语Bya即为“山”,“于”是壮语ei的意译,意思是“小”。“于山”意即“山峰很矮小的山”。

给弄山Byageiloengh:壮语Bya即为“山”,“给”是壮语gei的近音,意思是“底下”;“弄”是壮语loengh的近音,意思是“山弄”。“给弄山”意即“山弄底下的山”。

布山Byaboem :壮语Bya即为“山”,“布”是壮语boem的意译,意思是“布”。“布山”意即“布秀自然村的山”。

珍山Byacinj :壮语Bya即为“山”,“珍”是壮语cinj的意译,意思是“珍贵”。“珍山”意即“长有很多名贵中草药的山”。

凹美山Byagoemhmeiq :壮语Bya即为“山”,“凹”是壮语goemh的意译,意思是“山沟”;美是壮语meiq的近音,意思是“熊”。“凹美山”意即“山沟有熊出没的山”。

那买山Byanazmaih:壮语Bya即为“山”,“那”是壮语naz的近音,意思是“水田”;“买”是壮语maih的近音,意思是“靠近”。“那买山”意即“靠近水田的山”。

更谋山Byagengjmouj:壮语Bya即为“山”,“更”是壮语gengj的意译,意思是“山峺”;“谋”是壮语mouj的近音,意思是“野猪”。“更谋山”意即“山峺有野猪出没的山”。

此山位于松山街松山小学后面,“属秾茗乡,故名“秾茗山”。

俏山Byasauq:壮语Bya即为“山”,“俏”是壮语sauq的意译,意思是“美貌”。从前每年正月初十,当地村民在这山脚下举行隆洞节,年轻美貌的男女在此山对歌、定情,故名“俏山”。

该山上有一个观音庙,人们常常祭拜求福,故名“观音山”。

玛庄山Byambaqcongj:壮语Bya即为“山”,“玛”是壮语mbaq的近音,意思是“半山腰”;“庄”是壮语congj的近音,意思是“大鼓”。“玛庄山”意即“半山腰凸起如鼓的山”。

两界山Byafag :壮语Bya即为“山”,“界”是壮语fag的意译,意思是“分界”。“两界山”意即“位于两个自然村交界处的山”。

岩风山Byanguemzfoengj :壮语Bya即为“山”,“岩”是壮语nguemz的意译,意思是“山洞”;“风”是壮语foengj的近音,意思是“通风”。“岩风山”意即“能通风的岩洞的山”。

犁头山Byabaktaleq:壮语Bya即为“山”,犁头是壮语baktaleq的音译,指外形似铁犁头。该山顶尖似铁犁头,故名“犁头山”。

陇新山Byaloenghsinj: 壮语Bya即为“屯”,“陇”是壮语loengh的近音,意思是“山弄”;“新”是壮语sinj的近音,意思是“末端、末尾”。“陇新山”意即“山弄末尾的山”。

百那岭Ndonghbaknaz :壮语ndongh即为“岭”,“百”是壮语bak的近音,意思是“口”;“那”是壮语naz的近音,意思是“田”。“百那岭”意即“田地进水口处的山”。

280 281 282 283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