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橑山Bya Guhliuz:壮语Bya即为“山”。“枯”是壮语Guh近音,即棵,“橑”是壮语liuz近音,即茶树。枯橑山即山上长有一种名叫枯橑的茶树的山。

因村民在去山里的路上,刚好这座山横在路上,只能绕山过去,故名。

岭下面含有一些不太成熟的锰矿,附近村民来此岭陆续开挖,加上矿较少,挖得的矿少泥多,堆的泥像堆废物一样。

传说一叫甘王的人被官兵追拿,逃至此地,变一藤拦住官兵,官兵挥刀斩断,血流如注,将溪水染红。这条河流取名“洪水冲”。因洪水冲流经此山脚,顶指山岭较高,故名“洪水顶”。

传说一叫甘王的人被官兵追拿,逃至此地,变一藤拦住官兵,官兵挥刀斩断,血流如注,将溪水染红。后人尊称此地为红水界。“洪”与“红”谐音,故而得名“洪水界”。

因此山顶是与大桥坳相连,故而取名“大桥坳顶”。

因山上长满黄茅草,太阳西落时,黄茅草一片金黄景象,“坳”指低凹的地方,故而取名落西坳。

因此山的小路是王钳至大鹏交界最长的一条羊肠小道,故而取名王钳界。

因此山距平南县大鹏乡上藤界村和下藤界村较近,村民取名为“藤界山”。

因站在山顶往四周看,该山形状就像一个汉字“光”字,故名。

因远远看去像一支毛笔的笔尖,故名。

该山坳西面是白只山,靠近“白只山”引用“白只”命名。

该山的岩石呈白色,故名白只山。

因山形似一只马鞍,而得名马鞍山。

因传说该山有个洞,里面有石钟乳等岩石,有灯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取名岩金山。

传说以前该山的低洼地方有木棉树,又有许多的野果子,村民取名哥(果)棉(木棉)山。

该山上有泡桐树,还有许多的野果子,取名哥(果)同(泡桐树)山。

此岭东西走向,形似一横“一”字。故名。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