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以前野猪甚多,古人都喜欢以箭围猎,故得名箭猪头。

因此地有很多黄色呈现腊油状釉彩的腊石,又处于两县交界处,故名黄腊界。

据说,清朝康熙年间(1622-1722),为反抗清政府的横征暴敛,龙脊人廖三率众起义,震惊朝廷,并长期转战在龙脊和海江一带。因山高路陡,征剿廖三的清兵来到此地只好将马匹留下系在这里,徒步前行,故称翁马山。

因为山高,远远看上去像顶到了天,故名。

因山形似月亮而得名。

“六”取六六大顺之意,“运”运气,故名。

因山较高处有一个岩洞,村民在此筑寨,以抗兵匪。

该山位于旺江边,与恭城县交界,故名。

阳朔县与恭城县交界处,此处有块大石似莲花状,故名。

因隔河对面有一座山叫“黄牛头”,两山相对,故取名“看牛头”

此山有一冲沟,属于大苏河的起源地,山以冲沟命名。故称之为大苏尾。

该岭与阳朔县金宝乡久大村的木湾沟相连形,故名木湾岭。

山上树木极佳。

岩,当地人常指洞穴,此山脚有一洞,洞内有小虾,因此得名。

因此山远看像一只坐着的猴子,故名猴子山。

因山形似一尊罗汉,故名。

因年代久远,当地人已无人讲壮语,无法查实具体含义。

由壮语音译而来,因年代久远,无法查实具体含义。

116 117 118 119 120